周庆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中国的智库单纯从数量上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了一定的数量,智库都在考虑如何推进自身的质量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从战略高度出发,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围绕智库传播力建设的过程当中,智库越来越成为国家治理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
在整个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智库如何进行有效的发布传播,不仅关系到要发声,还关系到要建立什么样的话语体系,从而使政策传播效果更好。在智库传播能力建设中两个“预”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是预期,另外一个是预警。
预期是社会治理过程中重要要素,当下讨论最热的话题围绕着中美贸易战、中国经济、2018年GDP增速等,这些内容都在描述人对未来社会的预期。然而,预期管理是智库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当中向下对接的一个核心的问题,预期管理解决了整个社会对未来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阶段政策层面目标的达成共识的问题。
在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另外一个“预”为预警。智库在向上建言过程中像预警机一样把社会议题中间具有前瞻性的问题有效的提出,有些论文把这个能力称为风险管理,或者叫风险预警。但是预警管理是指智库在社会治理管理体系中向上连接共同形成一些有效的预警议题,然后把这些有效的预警议题提交给政府部门,由政府制定更合适的制度。
智库在传播力建设当中扮演什么样的作用?在效果治理环节当中要注意到三个重要的概念。首先,话语体系是不是形成共识。中国的话语体系和西方话语体系存在差异,要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达。这个概念是指智库在传播能力当中的话语体系效果,也是考察智库的一些重大政策话语上下是不是能够形成一定的共识或者讨论焦点。
其次,效果治理过程中,智库宣传要选择适当的传播渠道。我们都会认为政策和媒体之间,或者政策和传播之间,是一个“黑箱子”,要找到 “黑箱子”中间的因果关系。这个过程里面的研究方法是很有限的,大多数是用访谈通过回忆录或者文献的方法,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是复盘的,或者是对过去政策的回顾。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找到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这是研究中国治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要做到既要对上有影响力,同时对社会公众有影响力。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党和政府对社会关注议题的关注度也很高,如果在社会关注议题上快速的形成短期的爆发式的影响,那势必也会影响社会各界,乃至社会各界、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议题。
再次,智库的形象构建,如何从形象治理角度形成传播效果。形象处理分成几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人才,每一个领域都有标杆性的人物专家,或者是因为的传播影响力,或者是因为政策影响力,甚至因为他批判性的表达,很可能形成在形象构建上的人才体系,另外就是明星产品。
最后,智库的传播能力体现在效果治理上,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智库一定在这样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政策层面和对社会传播层面形成更多的议题,形成更多的传播效果。(责任编辑 王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