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质量是每所高校的立校之本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熊丙奇 | 时间:2019-03-04 | 责编: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着力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扭转高等学校以学历为导向办学的倾向,不能只满足社会的学历需求,不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二是推进学校治理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教育家办学。

按照国际标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高等教育就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于今年达到50%,高等教育由此进入普及化时代。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只用了18年时间。可以说,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上,我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但是,质量问题也十分明显,甚至可以说,有的高等学校的规模发展,是缺乏基本质量保障的。因此,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之后,我国应该着重解决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应从过去追求规模的数量时代,走进重视质量和内涵建设的质量时代。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是,我国社会存在的“学历情结”问题。在学历社会环境中,我国不少高校一方面只回报给受教育者一张文凭,另一方面则不安于定位,盲目追求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这直接导致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如果高校依旧以学历为导向办学,受教育者也只关注获得什么文凭,那么,高等教育的质量将难以提高。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只会每年向社会输送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但这些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只有大学生的身份,而无大学生应该有的能力和素质。这样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满足的只是学历需求,而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需求。

因此,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必须破除我国社会的“唯学历论”,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推进社会从“学历社会”走进“能力社会”。每个受教育者要基于自身能力提升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而高等学校也应该以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来开展教育教学。这才能从根本上挤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泡沫,也有效治理学生混文凭的现象。

高等学校没有现代治理结构,学校办学急功近利,是影响质量提升的又一方面因素。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不同高等学校在自身定位上办出特色和高水平,才能使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即以高等教育普及化,让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优秀的人才,以此推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否则,高等学校办学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没有个性、特色,这样的普及化就只能是数量层面的低质普及。

而要做到不同高等学校在自身定位上办出特色和高水平,首先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只有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我国高校办学定位模糊、不安于定位,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自主权,于是“千校一面”,盲目追求高大全,或者一哄而上开设什么学科、举办什么专业。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没有高低之分,在不同的定位上,都可以办出一流水平,这应该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更加明确的社会共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社会是用学校的办学定位,来评价高校的办学水平的,于是研究型大学就比教学研究型大学高一等;教学研究型大学就比教学型大学高一等;普通高校又比职业院校高一等。这显然会阻碍不同办学定位的高校,都办出高水平。

其次,要在校内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形成教育家办学的氛围。每所大学要在自身定位上办出一流,这就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在校内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管理和评价作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已经确定的改革任务,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目标,应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责任编辑 李晓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