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会场展开一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讨论,讨论主题是“全球经济中的粤港澳大湾区”。
热点话题需要重要嘉宾,对大湾区的讨论离不开三地决策层。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本节作为代表发言。讨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顺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顺在开场白中表示,“大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自然状态,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主体,是大都市群发展的基础,是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主体。 “大湾区”在全球都在发挥重要作用。 著名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都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导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在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珠三角9个城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0万。2018年,GDP达到10万多亿人民币。 王安顺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措施,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从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大湾区建设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2月18号,《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可以看到大湾区建设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建设成国际一流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根据《规划纲要》,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这些宏伟的目标如何变成现实?如何来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机遇?这都是发展中的中国非常关心的问题。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 作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推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大手笔,这既是港澳从国家发展大局中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也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对广东来说,推进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广东省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深化与港澳互利合作,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领带动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我们高兴地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重大国家战略一经推出,就极大的振奋了粤港澳三地人民,迅速吸引了全世界、全社会关注的目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坚实、潜力巨大,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打造成为富有活力的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一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6万亿美元,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的水平。拥有20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其中,广东省是中国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2018年,GDP总量达到了9.73万亿人民币。深圳在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中第5,位居全国创新力最强城市榜首。广州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二是拥有活跃的创新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内集聚了4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4所世界100强的大学。R&D研发投入、有效发明专利量稳居全国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培育形成了一大批新型产业。 三是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建成了通达全球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去年,大湾区各机场的客运量累计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超过7000万标准箱,均居世界四大湾区首位。其中,广东开通国际空中客运航线200多条,国际海运航线300多条。 四是拥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香港、澳门是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和自由贸易港。珠三角9市是中国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2018年,外贸进出口额达到了1.04万亿美元,占全国的22.5%。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7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 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一流湾区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在发展空间、要素集聚、制度安排等方面更具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顺应全球发展潮流,承担起代表我国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使命。 广东将抓住机遇,以大湾区建设牵引带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我们将大力推进设施的“硬联通”和机制的“软联通”,共同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外商投资法》,加强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我们将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将扎实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将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积极增进三地民生的福祉,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期待未来紧密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以“ 一国两制”为原则,享有高度自治,大湾区对香港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大湾区的发展态势良好,这并非偶然。 全球经济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三个特点。 1. 中央政府对大湾区发展支持和重视。 除了习主席的个人指导之外,还有20多个中央部委参加了大湾区领导小组,提供政策指导、有效协调和敲定可行的措施。目前全球经济充斥不明朗和不稳定因素,以及保护主义的抬头。九个内地城市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在“一个国家”、“两个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套法律制度”等背景下的开放和互联互通,充分展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经济体如何可以共同努力,实现多赢。 2. 三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前所未有。 尽管香港过去取得多项成就,但香港不能固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支柱产业无可避免地面对严峻的竞争。 大湾区约有七千万人口,面积达56000平方公里,经济规模已超过韩国,达1.6万亿美元,为香港提供了重大的新机遇。大湾区城市群对优质的服务有庞大需求,涵盖高等教育、法律、会计、医疗,以至包括集资、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先进金融服务,香港作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以服务为主的经济体,有能力满足这些需求。 3.继国家改革开放过去40年取得重大成功,大湾区将在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发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作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位于中国沿海对外开放的前沿,以泛珠三角地区为其广阔腹地,大湾区的发展标志着在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 它将有助尽早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支持中国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持续增长。 它亦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型开放经济体系;并开发新的高级别国际合作平台。 鉴于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巨大机遇,我有决心带领香港在大湾区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将坚守“一国两制”原则,并善用我们的长处,包括我们在金融方面的优势。 为了让香港抓住大湾区以及不断增长的东盟市场所 带来的机遇,本届政府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 大湾区的《规划纲要》订下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明确方向,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 我期待香港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在大湾区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香港具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可提供私募基金直接融资或通过上市筹集资本的渠道,有助推动科技成果作商业应用。 我认为大湾区不仅具备潜力成为东方硅谷,更可以成为同时具备硅谷和华尔街的城市群。 引用《规划纲要》的前言中以下这一句作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香港期待未来与广东九个内地城市和澳门,以至和我们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共同愿景的企业和机构紧密合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是时代的命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了,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承担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成为全球最佳创新基地的使命,为澳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全力配合国家部署,加强与各个方面的密切沟通,全面深化合作。 一、《规划纲要》一方面是对过去40年来国家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又绘制了新时代国家发展建设、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必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规划纲要》对澳门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贡献予以肯定,是对“一国两制”这一港澳最大优势的肯定。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给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这就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和中心就是推动粤港澳合作的深化和升级,推动“一国两制”事业的发展,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并进一步的发挥粤港澳在改革中的先进作用。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为澳门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均在国家发展层面上对澳门特别行政区予以明确的定位,在这个基础上《规划纲要》又赋予澳门新的使命,即建设多元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作为大湾区发展建设的四个中心之一发挥其核心引擎作用、以及作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支撑点。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粤港澳三地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也对三地的深化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总体的环境来说,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但三地合作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结构性以及操作性的问题十分复杂,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坚持“一国”的前提下,协调平衡“两制”和”三个法域、三种税制“的差异。澳门将着重在规则衔接、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共同探讨,以先行先试的创新合作,寻求实质性的突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四个更加积极主动”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必须明确“一国两制”的优势所在并加以利用,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大局利益为重的原则,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共同探索、紧密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浪潮中,担起中国经济综合创新的重任。 最后,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喜庆之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团结带领澳门社会各界,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澳门特别行政区将持续、广泛、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配合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图,发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共同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新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