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面向未来的必然之选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新宇 | 时间:2019-03-29 | 责编:

       (中国网记者 蒋新宇)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建议中央应加大对北京重大任务资金支持,探索研究适合北京当前和今后特点的财税体制,给予北京的工作更多的业务指导和政策倾斜。


       实际上,随着减量发展造成的转型阵痛,房地产业支撑力不足,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资金需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短期内的财政收入下行,以及国家重大活动或重点战略任务的承接......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北京市的财政正面临着较大压力。因此, 吴素芳认为2019年会成为北京财政最“紧”的一年。那么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带着上述问题,中国网记者对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刘薇进行了独家专访。刘薇认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实施减量发展,北京虽然面临困难,但从长远来看是实现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减量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面向未来的必然之选


       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然而减量发展的过渡阶段是否会造成北京财政收入下行,成为北京财政吃紧的原因之一?


      刘薇表示,疏解主要涉及高能耗产业、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以及行政性、事业性的服务机构,例如建设行政副中心,疏解北京市行政服务功能。北京现行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举措,固然会对北京经济发展造成短期影响,但对于北京整体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量来说,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影响不大,并且从长远来看会助益北京经济的转型发展。


       当前,北京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产业的效果正逐步显现,通过减量发展,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可以倒逼北京实现集约高效发展。


       刘薇认为,通过疏解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低的一般性制造业和区域性物流市场,对北京解决“大城市病”有“治病根”的作用,并且北京已经实现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018年北京整个服务业经济占比高达87.9%,制造业占比不到14%,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制造业,经济结构中金融、科技、信息等高附加值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占40%以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