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蒙 法国资深媒体人
熊熊大火吞噬着世界著名景点巴黎圣母院,这无疑是近日里最热的新闻。
全球媒体聚焦这一事件的同时,网络新闻也热闹非凡:各种视频、图片、评论扑面而来,形成了一股声势强大的信息流,左右着人们的看法、想法与观念。
然而,热点新闻往往追求时效与轰动效应,常常忽视新闻背后的许多事实以及特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诸特点与相关的结构,热点新闻背后其实更需要冷静思考与仔细观察。
为何需要这么久才扑灭大火?
这是全球媒体面对持续不断的大火所提出的尖锐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在网上建议使用灭火飞机来迅速扑灭火灾。
确实,巴黎圣母院大火持续燃烧了8小时15分钟。在此期间人们焦虑异常,法国总统马克龙连续两次来到现场视察并发表讲话。而在大火熄灭之后,他马上表彰了巴黎消防队的重大贡献,18日在爱丽舍宫接见救火人员并给予高度赞扬。法国各界也均对消防人员的出色表现表示敬意,当消防队车辆离开现场时,周边人群响起持续不断的掌声。巴黎大主教、梵蒂冈教皇更是对巴黎消防队表示隆重的感谢。事实究竟如何呢?
根据巴黎消防队发言人的介绍以及大量信息(包括警察局调查的信息)随后的公布,人们了解了许多一开始不为人知的细节:
巴黎圣母院第一次火警是在4月15日18点20分响起的,圣母院直属消防安全人员立即根据电脑指示的警报器位置前往视察,但没有发现火源。此时教堂已经根据安全条例开始疏散教堂内近千名观光、朝圣、礼拜的人群了。
18点43分,人们发现在圣母院后部高塔下冒出了烟雾,于是教堂安全部门立即报警呼叫消防队。最靠近巴黎圣母院的消防大队位于巴黎第五区的蒙日街,离圣母院只有800米,该大队拥有圣母院详细结构图纸,接到报警后仅仅用了5分钟就到了现场。据该大队负责人介绍,他们到达后立即寻找火源,但当云梯上升到烟雾升起的地方时,大火已经燃起,而且蔓延十分迅速。随后,其他消防队抵达现场,人们组织起有建筑专家参与的指挥机构,开始了全面的救火行动。
巴黎消防队的行动原则是首先救人、维护生命,其次拯救设施与财产,最后是保护周围环境、不让火势蔓延。此次面对一个有856年历史的古老文化遗产,在排除对人的生命威胁后,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抢救文物宝藏与维护圣母院的整体结构。因此,400名消防人员就从圣母院建筑的各个部位同时采取行动。上面的消防员以30米高的消防平台为依托用高压水枪压制火势,同时尽力保护未被火势蔓延的石头高塔与玫瑰玻璃窗;底层殿堂里的消防员用水枪阻止火焰向下蔓延,保护教堂里面的壁画、雕塑、祭台、管风琴等重要设施。圣母院两侧的消防员用水枪压制中心火势同时给石头建筑结构降温,殿堂南侧的珍宝室里,消防人员与圣母院工作人员迅速转移里面的各类珍宝收藏。
据消防队介绍,此次灭火的主要原则是在压制火势的同时控制水势,因为大量的水会对圣母院的历史建筑结构与各种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圣母院的石头虽然坚固,但由于年代久远以及石灰岩的脆弱,要充分保护其不受水火的袭击。因此救火行动就十分微妙:既要保护圣母院基础结构、也要尽可能救出文物宝藏;既要熄灭明火、更要让下面的主殿堂不受水势冲击。因此,用灭火飞机或直升机灭火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外:好几吨重的水从高空投放,即使投得很准也将对圣母院整体建筑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压垮整个圣母院。巴黎消防队的技术在于控制住屋顶木制结构处已经在燃烧的火势,不让其向下蔓延至大殿、向前蔓延至两个钟楼、向两侧蔓延至圣母院的高墙与石雕,不让其毁坏基础结构。这样必须避免用大水浇淋整个圣母院。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时间灭火的根本原因:因为一直燃烧的是上层木制屋顶结构,消防队保住了几乎整个下层大殿与穹顶。
从技术层面而言,此次灭火使用了一系列的最新技术:一是红外、激光技术来确认火源。二是卫星与航拍技术观察火势与整体形势,高清晰度的无人机作用非常大。三是数控水枪的精确制导。四是使用了机器人新装置:此次这个重500公斤、长仅1.6米的机器人立了大功:它拥有一个高能水枪,能够发射强力水柱以及散发式水雾;其履带式装置可以平地运行与爬高攀登;其配备的视频与烟雾探测系统可以让操纵者看到、拍到所有现场场景;它还可以运送伤员、设备等各种人员与物资。消防队靠这个远程操作的机器人在圣母院里面大殿喷水柱水雾降低温度、同时监测火情,保护了消防队人员的安危。
根据法国文化部长在18日发表的最新消息:此次巴黎圣母院整体结构被挽救下来了,内部大殿的重要雕塑、壁画、祭台、十字架、管风琴等均良好无损,几乎所有的圣母院宝藏被抢救运出,连96米高的尖塔顶上的金属公鸡都被找回,里面藏着的三个圣物都完好无损,堪称奇迹。当然,人们是使用了高精度空中卫星定位与无人机拍摄才在无数废墟中找到这个公鸡的。这本身就是高科技的成果。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巴黎消防队高度专业化与连续奋斗的精神,才把火灾损失减少到了最低,使整个圣母院没有因火灾而坍塌、经历大火之后依然挺立在塞纳河畔。
火灾的责任如何追究?
从火灾的起因而言,法国媒体非常谨慎。这是因为没有司法调查的结果,任何无端猜测都会引起司法诉讼问题。
目前的火灾调查由巴黎检察院主持、巴黎司法警察总部负责具体侦查。据检察官与警方消息,调查会质询所有涉案人员,包括参与施工的好几个企业的从业人员、具体施工人员、圣母院安全人员等,甚至最初的目击者。现场调查已经开始,人们从最边缘的火灾涉及点回溯到起源点,所有细节、物证都不放过。而在询问施工人员与安全人员时,必须让他们详细叙述一天的工作细节与观察到的现象。警察还收集、征调媒体、旁观者拍摄下来的最初火警照片、视频等,广泛询问最初的目击者,以便全面重构火灾的场景,最后判断到底是人为因素还是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在目前调查阶段,司法当局倾向于认为这起火灾是非故意引起的,具体结论必须等到调查结果才能得出。公立管理部门专家也到场参与调查,以便确认圣母院的安全措施与施工单位的安全条例是否得到严格遵守,有没有人为的疏忽。一旦司法调查确定了火灾的责任方,接着就是一系列的司法追究与相应的法律惩处。
对于网上流传的有白色人影闪过等阴谋论,司法当局与主流媒体已经开始辟谣,因为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主动纵火的可疑迹象
巴黎圣母院有没有完整的安全设备与措施?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据各方面资料表明,巴黎圣母院拥有完善的电子监测系统与警报系统,一有火警会立即发出警报。这也就说明了当天18点20分的警铃大作,但遗憾的是虽然教堂工作人员开始疏散人群,却没有查出到底是哪里开始起火。结果使小火成了大火,这一事件也是司法调查的一个重点。要知道:巴黎圣母院铅皮屋顶下是由100米长、13-40米宽、10米高的1300根木头组成的“森林”架构,以便支撑屋顶与下面的石质穹顶,鉴于这些年代久远的木头容易受到水源的破坏,因此无法安装现代的自动灭火喷水装置。火焰就由此燃起,蔓延成大火。
从政治层面而言,无论是法国的反对党还是媒体,都没有将责任归结到政府与马克龙总统的头上。因为法国的法律对总统、政府、政界的责任划分很清楚,有权才有责,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也无论是总统总理还是主管部长,他们都不参与、也无权参与法国宗教设施、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的具体管理,因此人们在法理上无法将“管理不善”、“资金缺乏”等帽子扣到行政当局的头上。相反,公众舆论均认为马克龙总统此次表现十分出色,充分考虑到民情,主动放弃了原先预定在周一火灾当天晚上有关“黄背心”大辩论的总结讲话,因为法国人民现在关心的焦点是巴黎圣母院的火灾而非为“黄背心”运动而推出的政治措施。
此外,人们还注意到:即使在现场视察的马克龙总统、菲利普总理以及有关部长,也都不具体插手指挥、参与巴黎圣母院的救火行动,而让以巴黎消防队、建筑专家组成的指挥系统全权指挥与操作,以便保证行动的专业性。
如何重建巴黎圣母院?
法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大国。对于法国的文化遗产专家们来说,重建一处古迹远比造一处新建筑要难许多,因为这里牵涉到“修旧如旧”的原则,需要搞清楚古建筑所有的建造细节与原料材质,需要恢复古建筑的历史面貌而不是用一个新建筑来代替。幸好法国自1913年有关保护历史建筑的法律通过后,就开始有计划的对法国的所有历史古迹进行登记、记录,所有的历史档案都收集保存。到了20世纪,人们根据技术进步用摄影、录像、电子探测等手段记录下了历史建筑的诸多细节。最近几年人们开始使用3D技术来录下并在电脑里还原重要的历史建筑。在就使按照原来面貌的重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巴黎圣母院的结构细节也早被专家们用3D完整保留记录了下来,这将成为重建时的重要依据。
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任务非常繁重:法国国家历史建筑中心主任贝拉瓦勒对《费加罗报》指出:首先要考查巴黎圣母院经过火灾后的牢固程度,水与火是历史建筑的大忌,会大大削弱原有结构的牢固性。即使未倒下的部分也可能变得十分脆弱。这样的清查与加固工程就需要起码好几个月。接着,人们将进一步讨论如何着手重建,最主要的争议点有三个:一是原有的木制屋顶结构加铅皮屋顶是否要原样恢复、还是用新材料如水泥等来取代?二是倒下的96米高尖塔是19世纪重修巴黎圣母院时由著名建筑大师维奥莱.勒迪克设计的,现在该尖塔倒塌了,到底是按他的设计重新建造、还是恢复原来的13世纪的尖塔样式?还有人提出索性不再安装尖塔,因为从法国大革命后长达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巴黎圣母院是没有尖塔的。
这两个问题不仅仅涉及到技术,还更多涉及到人们的文化、哲学与历史观。因此,法国政府决定采取国际建筑师招标竞争的方式来采众家之长。
第三个问题是时间:按照法国历史建筑中心专家的看法,由于重建的复杂性与专业性,起码需要10-15年时间。他们还指出这不仅仅是经费问题,更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法国目前拥有9000名熟练的历史建筑修复人员,如果重建巴黎圣母院,就需要集中大量这样的人才。尽管如此,马克龙总统16日提出在5年里完成重建的要求构成了一个时间上的挑战,尽管人们还在继续论证,但总统的意志主义目标无疑将成为重要的时间框架。
重建的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据官方统计,法国目前拥有约4.5万个历史与文化遗产,其中的三分之一是列入保护名册的。法国国家以及各级公立部门所直接管理的历史建筑多达1500个,更需要重点加以维护与维修。按照目前法律,法国有国家文化遗产局(从属于文化部)来专门管理、处理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问题。该局与其他各级有关公立机构拥有国家预算来维修维护国有、公有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私人所有的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则根据法律由私人投资进行维修、修缮,其资金可以享受各种免税、减税优惠。
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的文化遗产列入法国国家名录,其修缮可以得到国家预算的支持及巴黎大区与巴黎市文物保护资金的支持。由于法国1905年法将教会教堂资产收归国有,因此国家理应拨款维修作为天主教教堂的巴黎圣母院。由于上述众多的文化遗产需要维修与维护,而每年由议会通过的预算拨款最多3亿多欧元,缺口很大。虽然2018年预算上升4%、达到3.26亿欧元,许多历史建筑还必须等不少时间才能获得维修。为推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翻修,法国政府通过大幅减税法律来鼓励私人与企业来资助各种文物修缮与历史建筑的维修工程:如2001年日本网络电视集团资助了卢浮宫达芬奇《蒙娜丽莎》名画展示厅的工程,2007年法国VINCI建筑与公共工程集团资助了凡尔赛宫镜廊的修复工程等。法国政府给予企业赞助的减税率可以达到60%,给予私人赞助的减税率更高,达到66%。
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圣母院火灾的翌日立即呼吁社会赞助来解决资金问题。而政府也立即出台了捐助者减税方案:个人出资1000欧元以下可获75%的减税率,1000欧元以上减税66%。企业依旧为60%减税率。这样的呼吁发出仅短短3天,获得的金额居然已达近20亿欧元,这主要是几个奢侈品大集团与国际集团的大量捐助。而法国及各国个人的捐助还刚刚开始。这表明巴黎圣母院在人们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火灾的冷静观察,人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深刻地了解法国社会的运作机制与人文环境,从而避免误解误判以及过于一厢情愿的解读。(责任编辑 王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