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宏教授:推进“一带一路”合作还需做好机制化建设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琳 | 时间:2019-04-24 | 责编:王琳_观点

“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开放合作,聚焦互联互通,意在开放共赢。六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需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通畅。当前,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沿线国家的普遍愿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长,“一带一路”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宏教授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长,“一带一路”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宏教授接受中国网智库中国专访,围绕 “一带一路”发展经验、如何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智库应发挥哪些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下为采访实录摘编:


中国网:“一带一路”从提出到现在发展得怎么样?您对此如何评价?


刘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我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积极变化,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到成效。“一带一路”项目不断增加,参与国越来越多,“朋友圈”不断扩大,在国际社会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当然,作为一项世纪工程肯定会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冷静思考,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改进需要弥补的地方。我认为过去几年中,“一带一路”建设在基础设施等硬联通方面做得很好,但软联通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软件和硬件相互搭配,相互支撑,才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中国网:您认为“一带一路”如何能更好地做到民心相通?


刘宏:我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衡量建设和发展的不同尺度。有的是重视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带来的回报,基础设施长远使用的回报;有的重视政治效益,这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的友谊。


但是,我认为还应该增加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可以从民心相通的角度来衡量,体现在一个国家的主流媒体、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等,怎么看待“一带一路”倡议。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倡议,了解当地人的需求,站在共建国的角度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真实地告诉当地人“一带一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以及长远的正面影响。


另外,还要在围绕怎样推出更好公共产品的目标去努力。比如,希望工程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我想中国是不是能够推出类似希望工程的公共产品,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教育与经济发展,这类公共产品所需的费用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性的,也是全社会性的;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一带一路”国家奖学金,让这些到中国来留学的人,学成毕业后回到各自国家能从事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工作;也可以围绕当地民生问题做相关的努力,比如把医院、社会所需的就业工程联合在一起,让“一带一路”的理念以一种具体的方式播种到民间,让当地社会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高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毕竟这些对当地民众来说,与其利益有一定距离性。因此,有益于民心相通的公共产品尤为重要。


中国网:“一带一路”是一项世纪工程,在目前来说,您觉得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让这一世纪工程发展得更好?


刘宏:我认为“一带一路”要想更好走下去就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需要相关的机制。


机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第一个是中国自身主导,比如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的推动;第二个是多边的机制,类似亚投行,亚投行已经起了很好的作用,有多国的参与而且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效益与口碑。另外,我认为也可以成立一个类似的多边机制,比如“一带一路”基金会。基金会可以由中国发起,邀请多国参与,治理的规则上秉持共同协商和讨论的原则,支持一些社会化的民间项目,推动具体落实“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就像亚投行一样,中国在亚投行出资比例将达30%,但是中国已经表示不行使否决权,而是使用多边协商的机制。在这样的设想下,“一带一路”基金会面向社会、面向民间的跨国协商,所产生的影响会非常广泛,而且是能超越经济和投资领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这也需要参与国自身的机制建设。新加坡政府非常支持“一带一路”。因此,新加坡政府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发展局(Infrastructure Asia)致力于打造成为区域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平台。这一类型的机制会让“一带一路”项目在各地更好地落地。


中国网:中国智库应该如何加强与国外智库的合作,共同助力“一带一路”?


刘宏:首先,智库机构要真正了解“一带一路”建设,不要回避“一带一路”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正确应对这些困难和障碍,最终提供智力支持,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有误解时,中外智库的学者可以研究从哪个角度回应,或者在政策的制定中发挥智库支撑引领作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智库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比如中国企业在当地雇佣的工人有不少来自中国,那么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使当地的工人更多地被雇佣,通过这种沟通的结果产生直接的效益。这些都是中外智库可以共同去做的。


当然,中外智库合作举办面向公众的国际型论坛与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论坛与活动不一定在中国举办,因为中国人已经非常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所以需要走出去,让智库的学者面向世界。南洋理工大学成立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在非洲、缅甸、新加坡举办了很多场的论坛,目的在于如何站在当地机构和社会的角度,把“一带一路”和中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网:“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您觉得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经验是中国可以向新加坡借鉴的?


刘宏:新加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而且把国际化人才与本土化人才结合,并没有把它中间划一条线,作一分为二的区分。新加坡的人才培养有两个基础,一是培养本土人才,二是引进国际人才。一方面推动本土人才国际化,同时引进国际人才本土化。新加坡的人才培养在这方面一直是走在前列的。新加坡的人才培养有一整套的机制,这个机制不仅仅注重怎么引进人才,而是更注重怎么样培养人才,让人才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同时有一系列措施作为配套,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这是值得借鉴的地方。(记者王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