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智库建设与战略传播”圆桌论坛现场
(中国网记者 蒋新宇)2019年5月15日上午,“全媒体时代的智库建设与战略传播”圆桌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参事室、军事科学院、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报刊社、中国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国网、凤凰网等智库、学界、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中国智库如何提升思想创新能力,以及全媒体时代智库如何做好战略传播这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已经发展成为正在迈向现代化、走向小康、不断开放、越来越自信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极为复杂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于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智库和媒体要站在历史的、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以及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的高度,客观理性思考,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吴晓球强调,我们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思想,加强智库的思想创新与战略传播力,使得中国智库真正成为国家思想崛起的核心支撑力量,为全人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表示,急剧变化的全球大图景和国家发展蓝图在重新定义中国媒体和智库的使命与担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将其作为打造思想大国、提升中国价值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抓手,从而推进高端智库建设进入提速期和快车道。近几年来,中国智库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 与国家赋予的使命相比,我们的综合能力和本领还不够。中国媒体和智库都需要沉下心来,扎实推进能力建设,形成与我们预期的使命和担当匹配的治理水平;培养人才,大规模提升与国际社会对话和沟通的能力。
王浩对中国智库的传播能力建设表示担忧,他说:今天的主题是加强智库的战略传播。那么我国的25家国家高端智库有多少设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战略和传播?西方领军智库有哪一家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媒体,公共关系和战略?
王浩表示,智库的思想成果和智慧是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际传播的重大内容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智库和媒体的终极使命是一致的,这也是二者融合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因。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航程之中,媒体是船,使命导向是帆,智库思想产品和内容就是我们这个船的压舱石。
他还介绍说,自2018年起,中国日报依托遍布全球的高端人脉资源和传播渠道,倾力打造传播型“中国观察”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治人物和商界精英,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设中国研究全球“朋友圈”,促进交流互鉴,提升研究水平,推动形成新理论、创造新智慧,影响并引领全球中国问题研究方向。
王浩表示,“中国观察” (www.chinawatch.cn)的创新实践在引导形成一种模式,即智库建设与媒体的相通、相融,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和意见领袖观点的多次传播,不断增加增量,使得我们的道理能说得出,讲得响,有影响。
国务院参事室副司长张立平认为,全媒体时代对我们的传播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在传播中要更精准定位,达到理想传播效果。智库的战略传播要明确自己的智库定位,才能更好的与媒体沟通。对于全媒体时代的智库建设,首要还是创新力的问题。智库的创新力来源于自由的思想和批判性思维。作为智库专家学者,要理性、冷静的分析问题,通过扎实的研究和战略分析来说话。另外,思想的创新还需要我们有多学科、跨领域、跨专业人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指出,中国智库在全媒体建设方面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加强:打造具有标识度的品牌和核心意见领袖;帮助民众形成相对统一的认知框架;提升话语引领的作用。在目前这样一种传播生态,我们要摒弃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的传播误区,用媒体化思维、传播思路来让中国智库建设提升更高的水平。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社长杨英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宋建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勇、北京香山论坛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小卓、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凤凰网总编辑邹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旭峰、光明日报社评论部主任蔡闯等多位专家学者也在会上发言。
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人大新闻学院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主持了此次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