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乡村振兴,需要建设“诗意经济”与“诗意乡村”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炜皓 | 时间:2019-07-26 | 责编:于京一

王炜皓 福建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当前,从北方到南方,从高山到草原,从田野到海滨,都在吹拂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乡村振兴建设如雨后春笋,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的夜雾,需要诗意的晨风吹拂与诗意的春日照耀。

“诗意经济”是自然经济,道德经济,创新经济,智慧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和谐经济,人文经济,幸福经济。“诗意经济”在外,它是追求环境生态、绿色发展的经济,在内它是追求人性“真善美”建设的经济。

乡村是自然的山水田园,是人类文明的故乡,是民族文化的根魂,也是诗人的精神家园。乡村是最有诗意的地方,乡村振兴需要发展“诗意经济”,建设“诗意乡村”,让村民,新村民及游客都能在诗意中生活与创就业,在乡村振兴中获得“诗意经济”发展的物质共享,“诗意乡村”之美建设的精神共享,都能获得诗意的美好与幸福感。

当前乡村振兴要发展“诗意经济”,还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在产业振兴上需要融入人文关怀,善于借力科技。当前不少乡村在产业发展上,缺乏人文关怀,缺乏科技力量的有效融合运用,乡村振兴便失去了温度,诗意与速度与效率。

首先要重视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规划观念与特色思维,有些村不重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产业规划,影响乡村产业在未来发展布局的科学性,独特性,战略性,生态性,和谐性,美学性与可持续性。产业振兴,需要保护过去的人——乡村历史人文,现在的人——文化传承人,未来的人——来乡村旅游的游客与度假康养或投资创就业定居的新村民。政府要聘请专家顾问,支持引导乡村产业振兴规划,做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在政策上出台鼓励支持产业振兴方案,积极探索改革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乡村投资环境,支持鼓励乡村以多种形式灵活参与合作开发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鼓励探索村民以多种资源(资本)参股产业开发与就业,形成乡村创业新生态,新风景,新诗意。鼓励支持返乡大学生携带科技成果到乡村创业,积极参与智慧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教育培训,康养等产业融合开发经营,发挥他们的所学知识与专长,让投资创业者、村民、客户都能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创就业与消费中创造财富,享受财富,分享财富;创造美,享受美,分享美。

二在人才振兴上,需要积极探索改革用人体制与机制,把乡村振兴打造成一个开放型创新用人动态平台。当前乡村振兴中,很多乡村的用人机制还不够先进、灵活,还不够开放,影响了乡村人才振兴。政府要鼓励支持聘请各种类型的专家智囊参与发挥乡村振兴的智囊与“师带徒”的引领作用。鼓励支持培养乡村新型职业农民与社会有志于乡村振兴的投资者,企业家,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社会科技人才,作家,诗人,艺术家等参与乡村振兴的投资创业与创意创客与艺术创作,为大家搭建参与乡村振兴的交流合作平台,让其尽情在乡村振兴的平台上感受诗意,抒写诗意,分享诗意,发展“诗意经济”。

三是在生态振兴上,村庄建设首先要做到整洁,干净,善于借环保科技科学处理利用好村里排污,垃圾及各种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绿色发展。追求乡村的空气、水、食物、建筑、交通、能源、及居家、生活的低碳环保,农业种植要追求尽量用生物化肥,从源头上保护农产品的生态安全。要从“单态农业”、“粗糙农业”、“低效农业”、“餐桌农业”中突围,向“多态农业”、“精致农业”、“高效农业”、“文旅农业”进军,追求乡村振兴的生态诗意。

四是在乡村文化振兴上,一方面要有效清除村里的不良文化与文化垃圾,另一方面要注重充分挖掘每乡村的“根与魂”。建设乡风文明,文化先进而有特色景观的“诗意乡村”,要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精神营养,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正面积极的精神力量,再一方面,要从乡村的根魂中提炼出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主题鲜明并富有个性的文化景观策划与规划,使之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五是在乡村组织振兴上,要发挥好村党员干部的先峰模范作用,建设好学习型、创新型、生态型、奋斗型的村党组织。让党性与诗性相融合,让每一位党员都能把乡村振兴作为当前党的一种重要使命与责任,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追求“真善美”的诗意人格与诗意经济精神。村党组织通过诗意的制度与文化,明确每位党员的职责分工与相互默契配合,使之成为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与发展与脱贫致富,发展“诗意经济”,建设“诗意乡村”的主心骨与领头雁。

另外,党政部门一方面要让党员干部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断锤炼优秀党性,另一方面要及时监督并有效教育或清除负能量的党员干部,同时要善于发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与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使之得到及时培养并发展成党员。使村党组织能够真正振兴,成为“诗意型”的村党组织,不负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党的诗意事业中,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发展“诗意经济”,建设“诗意乡村”。(责任编辑:李晓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