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中国圆桌第十二期: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实践中的方法论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新宇 | 时间:2019-08-16 | 责编:

中国圆桌第十二期: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实践中的方法论圆桌论坛现场


(中国网记者 蒋新宇)“讲中国故事,首先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真实的故事最有说服力。有时一个小故事就可以说明白大道理,不是每个传播都需要宏大叙事。我们的故事是讲给人听的,内容中要有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8月13日,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在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指出。


时隔一天后,8月15日下午,中国网推出第十二期——“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实践中的方法论”圆桌论坛,这期论坛主要聚焦于外宣实践中“术”的部分,参与研讨的五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为业内人士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战课”。


 杨宇军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


杨宇军在论坛上指出,国际传播要重视“受众是谁”的问题?世界上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体系、风俗习惯等都有较大差异。作为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工作中,都应当心怀这样一个目标:不论国际受众还是国内受众,要让他们客观全面的认识中国、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国际传播要尽可能的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而不应该是片面的,偏向主观的信息。这样才能让国际国内受众对中国、对世界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结论。此外,我们还要主动地提供信息,养成主动进行传播的意识,防止在一些事件上陷入舆论被动。


于运全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 


于运全在谈及“如何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议题时认为,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将各行各业,全国乃至全世界关心中国的群体动员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中国的国际传播新实践、新格局才能实现,才可能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如果光靠几家媒体去讲,讲得再好,报道得再多,传播的目的也不一定能实现。因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必定是涉及到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和多个主体的。


 程曼丽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


“加强国际传播应把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而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也需要找准突破口。”程曼丽说。她表示,美国话语体系是在西方文明中心论和西方价值观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带有自身的结构性特征。具体表现为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也反映到国际关系和国际话语中来。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观,是以人类面临普遍性问题和挑战作为构建背景的,是着眼于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局,作为一种价值观它有科学的方法论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是倡导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这为我们思考人类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战略角度来看这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储殷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储殷对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准确把握受众是谁;二是要创新传播方式,把握传播规律并与时俱进;三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市场。储殷认为,“须知爱国主义、正能量的内容是最能获得广泛认同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创新传播方式,对市场有准确的判断”。


王晓辉 中国网总编辑


王晓辉在谈及翻译工作在国际传播实践中的作用时强调,翻译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传播的效果。中国从来不缺好故事,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四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就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故事。要把这个故事讲好,就需要富有成效的翻译。王晓辉表示,在翻译工作中存在不少“误差”的例子,但随着中国不断开放,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完善。讲好中国故事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但是翻译对内来说是“最后一公里”,对外来说是“第一步”,可以说翻译是对外传播的重要一环。


本期中国圆桌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来自人民网、央广网、环球网、国际在线、北京周报、今日中国等十多家媒体的、对外传播方向的新闻从业者现场聆听并就工作实践中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