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记者 蒋新宇)10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10月份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京举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诸建芳受邀参加论坛。以下观点整理自诸建芳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19年10月)上的发言。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及明年经济走势的预测
从宏观经济整体来看,GDP基本维持在6%-6.5%增长区间,今年大体能完成经济增长目标。从经济增长走势和动能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第三季度GDP实现增长6%,前三个季度GDP增长6.2%,基数逐步走低,同比持续回落。本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提出,净外需贡献比较明显,但这并不是因为进出口强劲导致的,而是出现了所谓的“衰退型的顺差”。总体来看,出口取决于外需的因素,进口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因素,所以从当前进口数据下滑来看,国内经济较为疲软。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四季度由于基数效应,全年经济增长6.1%的目标有望实现,但明年经济压力会比较大,从年初开始,压力便会显现,全年实现6%的增长目标有很大的难度。
2020年GDP实现6%的增长,短期来看,是对就业吸纳的客观要求;中期来看,是重大关键时间节点的硬性要求,如“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在经济动能不足的情况下,短期政策需要发力。要切实解决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塑造难题,很大程度上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向和应对措施
从短期来看,双方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都有一定的诉求。中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因为短期第一阶段达成协议,就解决了根本问题,它很可能是长期化的难题,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中美战略竞争在经济上的体现,中美战略竞争不会终止,贸易摩擦就还会继续存在。
即使达成短期的协议,只是解决了短期的压力和短期的需求,对明年经济下行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因为前期加的关税对今年来说时间比较短,有的实施两三个季度,有的实施仅一个季度。12月份3000亿第二批的关税无论加与不加,对今年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明年是个完整的年份,而且前期已经加的税,在明年会完整体现,对经济增长的压力肯定比今年要大。
取消前期加征的关税可能性较小,因为取消关税的前提除非是中国在某些方面有实质性的让步,但是有些问题牵涉到我们长期或原则性的问题,要达成协议或让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三、货币政策的选择与政策空间
目前阶段,我认为货币政策的选择仍是稳健。2008年金融危机时货币政策选择了积极的做法,但是现在不是危机的阶段,所以现阶段还是稳健更为恰当。但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层面仍有分化,有的稳健货币政策偏紧,有的年份相对宽松,所以还是要看实质内容。货币政策有条件进一步宽松或保持宽松的状态。从量的手段和价格性手段,我们都有比较多的空间可以操作。现在关键在于货币市场对于通胀的走势产生了一些分歧。我认为,CPI上升是生产性或结构性因素,是供给端的冲击带来的影响,实际整个经济面临通缩的压力,包括CPI里,如果剔除农产品部分以外,整体是通缩的走势。货币政策对经济通缩压力也需要采取措施。
政策空间上,一是我们还可以调整利率水平,同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尚有空间;二是从国际上做比较,国际货币政策实践来看,如果我们敢于采取比较极端的措施,那么则有非常大的空间。我们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问题,主要是看对经济和通胀的判断;有没有需要实施宽松的利率。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力量,同时广罗其他知名研究机构的宏观经济专家,集中从事并支持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定期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中国网作为论坛的战略合作媒体,中国网《中国圆桌》栏目定期对论坛进行专题特别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