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19中国公共外交论坛:合作共赢与中国故事”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伟,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高岸明,中国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等近30位来自政界、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出席了此次论坛。与会专家们围绕如何通过“多元公共外交”推动合作共赢、如何通过“媒体公共外交”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两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协办。
专题讨论二:如何通过媒体公共外交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
专题讨论第二阶段以“如何通过媒体公共外交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为议题展开讨论,讨论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主持。参与讨论的专家有中国日报社秘书长朱宝霞,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凤凰网总编辑邹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维佳,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公共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教授张迪。
王晓辉 中国网总编辑
王晓辉指出,媒体在公共外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舆论放大器和议程设置者。当前,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面临着很多风险和考验,但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中国这艘大航船还要继续朝着推动合作共赢的方向努力前行。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理论体系来做支撑。中国学界和业界一起努力、大有可为。
朱宝霞 中国日报社秘书长
朱宝霞表示,国际传播是开展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媒体在公共外交工作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全球化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弯道超车,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会利用新技术手段来搭建新的平台和渠道。同时,需要研究受众、贴近受众,用其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更有针对性的、有效传播。
邹明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凤凰网总编辑
邹明指出,凤凰卫视从1996年开台到凤凰新媒体创立的二十年间,一直践行媒体公共外交的使命。如今,社交媒体蓬勃发展,我国对外宣传和媒体公共外交的主战场也在随之转移。邹明总编辑结合凤凰网国际智库的品牌论坛“与世界对话”,阐述了作为媒体公共外交,在对外交流以及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走出去”与“接地气”。走出国门,与世界其他国际院校合办中国论坛。讲故事,不仅仅是我们讲故事,对方也要讲述他们的故事。这样才可以达到互动与交流,彼此双方一起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史安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史安斌在发言中指出,媒体外交确实越来越成为公共外交的核心,国际舆论是大国必争的领域。过去十年,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舆论战还是非常严酷。近年来,我们的中国故事有演变为中国争论、中国辩论甚至是中国争吵的趋势。中国面临的是全世界舆论场发生变化,受众也在发生变化。我们面临一个新的传播生态,媒体应该发挥引领作用,用新的理念打好舆论战,坚持讲好中国故事。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指出,中国学者参与公共外交的动能没有发挥出来,生产力和主体性参与不够。高校应不断推进机制体制改革,适当将公共外交成果引入到高校评价体系中,要鼓励学者走出去。同时,要对媒体松绑,多一些松绑,多一些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媒体的积极性。这些年来官方、学者、民间、媒体四个方面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中国公共外交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不是泛泛在做,而是需要高质量的来做。
王维佳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维佳指出,大国崛起的话语本身忽视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发展和东亚的快速进步都是在全球体系变革下发生的,并不完全是一个自主性选择的过程;第二,从大国崛起的角度看问题,忽视了中国在70年代之前通过自主发展奠定的基础。全球自由贸易、信息自由流动的话语体系,包括大国崛起的话语体系,其实在我们这些年讲中国故事时经常乱入。我们需要在理论上重新重视和总结讲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问题。我们学界在讲好中国故事上,构建话语体系上承担更多责任,做好基础理论的构造和辨析。
张迪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公共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迪指出,我们做公共外交或者做对外传播,最终目的是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同。中国硬性的新闻输出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也要注重媒体流行文化输出和大众文化输出。讲故事实际上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讲故事不应该完全从自己的高度出发,还应该考虑我们讲的故事别人是不是喜欢,或者别人是否能够认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