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公共外交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如期举行。本次论坛以“2019中国公共外交——合作共赢与中国故事”为主题,邀请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伟、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高岸明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务院参事室、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等数位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公共外交”推动“合作共赢”和如何通过“媒体公共外交”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两大议题,为推进中国公共外交更好发展贡献力量与智慧。
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出席论坛。他在研讨如何通过“多元公共外交”推动“合作共赢”议题时,针对公共外交特别是多元公共外交提出五个建议,以下是他的发言。
一是,创新中国对外表达的叙事方式,包括理论创新。全球化进程中,我们的叙事方式有所创新,比如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世界银行之前发布了一个全球价值链报告,80年代、70年代全球70%、80%的产品在一个国家生产,现在全球70%、80%的产品由55个国家生产,现在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国生产、世界制造。包括我们所统计的贸易市值,中国有3750亿的市值,出口到美国的一半产品是由中国公司进行生产,因此,我们的叙事方式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的民营经济占了GDP的60%以上,雇佣了90%的员工就业,这些贡献以及外企对中国的贡献我们也可以多讲,外企对中国的贡献撑起了中国10%的GDP以及9000万的就业,这是国际上可以听得懂的表达方式。
二是,强调对世界的贡献和人类的贡献。在世界上不仅仅要讲中国的特色,还要讲世界特色,还要强调多元文化,比如说我们已经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的捐赠国,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维和第一大常任理事国,不仅仅是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好世界故事,这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怎么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实,这值得进一步研究,包括气候变化对条约的贡献,连续十几年拉动全球GDP30%的增长,我们对世界而言是稳定器、是助推器,是和平和繁荣的加速器。
三是,全球化多边体系中应该做实,中国推动全球化,中国维护全球化、支持全球化,在理念上是非常超前的,但是在实际上还可以做得更多,我们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做的非常好,“一带一路”也提出了一个宏大的理念,怎么样在“一带一路”中真正做到共商、共建、共享,不是单边以及双边,要联合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WTO、国际货币基金会来推动“一带一路”,形成国际或多边机制,我们可以比亚投行做得更多、更好。我们在国际问题上也要适当的发声,比如中国可以在中东多做一些贡献,我参加过一些中东的会议,在埃及开一天,到多哈开一天,两个国家现在互相要制裁了。还有沙特,飞机飞到卡塔尔,中间还要经过科威特落地,居然不能通航。中国是这些国家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最大的石油贸易合作伙伴,为什么不能为他们的和解发挥一些作用?
四是,更多的推动智库公共外交,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在巴黎和平论坛提出了中国两个方案,一个是中国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要成立,这是一个新的全球民间智库资本,另外一个是电商,我们的电子商务可以做的更好。
五是,要加强民间交流,最近有篇文章写到,据统计,中国到美国的留学生没有大幅下降还在提升,今年六月份赴美签证发放量超过了去年六月份,应该鼓励正常的留学和旅游。更重要的是,全球化已经持续多年,现在大家对中国的误解是因为来中国的外国人太少了,来北京的旅游人数还停留在十一年前的奥运会阶段,而我们的出国旅游人数已经是爆炸式增长,为什么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中国?来中国看了之后看法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民间外交吸引全球的学生,全球的旅游者,甚至是移民来实现他们的“中国梦”,我认为这些方面可以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