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2月19日(记者 王鑫)12月16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举行。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少将出席会议并发言。
以下为徐辉发言的主要内容。
全球治理和军队什么关系?全球治理是政治家的事情、企业家的事情、理论家的事情。人们都不希望军队使用武力,但当军队参与进来时,恐怕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说,军人最好不参与、不干预。
但是为什么还要军队?军队的存在起到的是一种必要的威慑和积极防御,而不是先发制人的作用。回顾40年前,中国人首先对世界的判断发生了变化,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理论取缔了战争与革命的理论,这个理论一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和平与发展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40年,中国的一系列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例如在处理国际关系中,1978年美、苏争霸正酣,在意识到“冷战”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中国率先退出“冷战”,并且至今中国都拒绝“热战”,聚焦和平与发展。今天看来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中国早于“冷战”结束12年就退出,而更伟大的成就是中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40年没有对外用兵的世界大国。远离“热战”,聚焦发展,这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经验。
同样是为了和平发展,我国还有一个经验就是结伴而不结盟。因为一旦结盟肯定要参与到“冷战”或者对抗当中,甚至有重回“一战”“二战”的危险。结盟的国家可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无论与谁结盟,都将彻底颠覆世界力量的平衡,使世界各国走向对抗或者“冷战”的局面,所以中国奉行的结伴而不结盟政策,其实是为世界稳定和平衡上了一把锁。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积极防御而非先发制人。积极防御的核心是防御,不使用武力解决争端符合《联合国宪章》。美国也曾在“冷战”期间谴责苏联的有限主权论,谴责苏联肆无忌惮干涉别国内政,但“冷战”结束后,美国却接过了苏联的“接力棒”,粗暴干涉别国事务,不惜使用武力先发制人,结果是损人害己。而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由“冷战”转向和平与发展,并不断发展自身,营造和平环境,使中国抓住了机会实现了国力的飞跃式发展。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构建,这将是和平与发展理论进入2.0版,也就是和平发展论。通过营造和平的环境,可以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一旦发展起来,消除贫困、消除极端,世界也将迎来和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的落地和推广,这种和平发展论将再次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此次研讨会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英国、葡萄牙、波兰、吉尔吉斯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政界、商界、学界、媒体界、军界的代表参会,深度讨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与世界贡献智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