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CMF报告:发达国家的宽松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快速上升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新宇 | 时间:2022-03-28 | 责编:蒋新宇

3月26日,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发布会在线举办。本次论坛聚焦“供需双冲击下的全球结构性通货膨胀”,刘元春、毛振华、卢锋、李扬、沈建光等多位知名专家共同研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范志勇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主报告。

报告指出,供应链重组和地缘政治冲突对原有供应体系造成冲击,再加上疫情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全球供应网络重新面临总需求急剧扩张。 造成了突如其来的“全球”通胀。本轮全球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结构性特征,全球消费中心价格快速上涨,全球制造中心的CPI和PPI出现了“剪刀差”分化,以出口大宗商品为主要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在下降。

报告认为,供应链重整使得集装箱短缺限制了全球运输能力、芯片行业成为全球供应链断裂的“重灾区”,促进了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趋势,对通货膨胀造成了短期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对通货膨胀影响较小。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长期高位震荡,商品表现同中有异,全球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导致了通货膨胀快速上升。

报告分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制造中心的通货膨胀变化趋势。报告指出,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并不高,生产者价格指数较高,在去年年末生产者价格指数一直在10%以下,进入2022年以后由于国内采取了一些保证生产资料供给的政策,所以,PPI是下降趋势。CPI通货膨胀并不严格成立,CPI和PPI出现“剪刀差”分化,因此,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判断并不严格成立。

报告指出,随着发达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转向,未来的通货膨胀不是一个持久的现象,但未来通货膨胀在多长时间能够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正常水平,或者是政策制定者认为的比较合适的水平,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对“牺牲率”的考量。

报告强调,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背景下,我国进行高耗能行业重整,短期供需衔接出现空档,总需求不足与供给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我国PPI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以及国内短期供给冲击的影响处在高位,是整体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整个CPI处在低位。

报告指出,中国国内形势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政策要立足国内。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不是最应该关注的的核心对象,最应该关注的核心对象是国内CPI水平处在温和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以实现经济平稳,同时对资本市场要通过改革维持预期稳定,更加保护产权。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主办。

发表评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