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上限的每次“演出”都给世界带来负面冲击
中国网6月13日讯(记者 蒋新宇)近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了题为《美债“软”上限与美债供求失衡的风险》的报告,从美债来源、美债现状、美债上限提高及未来风险等多方面详解美债上限问题。
报告介绍,美债债务上限原本是一种财政规则,于1917年出台,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本届政府对下一届的过度透支。虽然初衷是好的,但随后美债上限额度不断提升,从1917年至今共提高110多次,其中1960年以来上调79次,平均不足十个月一次。1960年以后频次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美债法定限制由项目管理制逐渐演变成了更宽松的结构,作为总额单一额度使得财政债券发行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也为后来的债务“软”上限和规模膨胀提供了基础。
报告指出,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美债上限还是比较有效的财政规则。但1982年美国财政发行公共债务突破1万亿之后,债务上限急速膨胀,2008年突破10万亿,2017年突破20万亿,2022年突破30万亿。急速膨胀的原因来自美国两党任期内毫无节制的支出,债务上限难以自控,因为在任总统都希望增加支出,一方面是为了经济,一方面是为了争取选民。围绕债务上限两党虽然博弈激烈,但最终谁都不愿违约——违约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意味着美债信用的破裂。
报告认为,围绕债务上限的激烈博弈反映了美国政治的两极分化。债务上限最初只是是例行公事的进行调整,不像现在两党对支出结构有如此巨大的分歧,1960年以来49次发生在共和党执政期间,30次发生在民主党执政期间,这和和每个党执政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关系,但整体来讲接近到最后一刻达成协议的时间越来越密集。
报告强调,美债上限的政治博弈带来了诸多风险。在美国国内,上限协议达成前,往往会被迫减少很多支出,引来民众抗议的同时,也会对美国经济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推高政府执政成本。如果不提高债务,金融市场也可能会陷入不确定性混乱,如果美国政府无法如期支付美国债务利息和本金,将对美国国债和政府的信用产生显著影响。
目前,新一轮美债上限已经达成,今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市场或将面临美债过度供给风险的冲击。长期来看,债务不断增加会推高债务利率水平,也会推高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美债上限有何外部约束?报告认为,一是,美国逆差规模大幅度下降时,美债更多只能靠国内需求吸收,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市场吸收美债供给的2/3。二是,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改变,货币多极化,国际市场减少对美元资产的需求进而约束美债扩张。这背后是世界地缘、经济、金融关系的改变,只有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持续深入演进,形成对美债强有力的替代和竞争品,才可迫使美债从一个“软”上限变成一个“硬”上限。
报告指出,美债“软”上限现象,很像一出美国两党自导自演的闹剧,吵得非常激烈,做给世界看,显得很负责任,但多数以暂停上限和提高上限为结局。然而,在美元还是关键国际货币、美债还是关键国际安全资产的情况下,每次“演出”都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冲击,随着美债规模不断的膨胀,不排除将来有一天这种“演出”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剧烈动荡,这意味着全球必须着眼对美债形成外部约束以抵御其产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