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学术水准的中国高度,赓续中国文化传统根脉
10月19日,为坚守学术水准的中国高度,赓续中国文化传统根脉,探寻书画世界的中国精神,提高学术期刊工作团队的艺术鉴赏力,强化学术期刊创新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举办了学术期刊创新发展暨封面封底刊登深圳书画家作品研究会。
深圳市美术协会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深圳悦源文化发展公司董事长杨想红、香港商报广东分社副社长兰钧然、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原副主任魏琦、《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全体采编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社长、总编熊哲文研究员主持。
首先,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一刊一智库”主题微视频(《特区实践与理论》和香蜜湖智库微信公众号)宣传片。熊哲文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社科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期刊与美术的双向奔赴,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希望与会各方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把《特区实践与理论》办成有学术价值、有文化品味的期刊。
专题发言环节,深圳市美术协会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详细介绍了关山月美术馆的发展史,他认为判断城市是否有文化不在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触感,而是这个城市的氛围是否适合该城市中每个人的发展,是否代表着我们发展的方向,它作为一种隐性标准藏于每个人心中。陈湘波指出,深圳是一座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中国的设计艺术展览事业最早从深圳起步,而中国的美术馆事业也是从深圳起步,对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在文学和艺术类的学术作品上加大发表宣传力度,特别是多关注数字艺术领域,同时,刊发符合深圳城市特点的美术作品,这也是有效传播文化、讲好深圳故事的有效方式。
深圳悦源文化发展公司董事长杨想红表示,丝绸文化可与深圳本土文化特色相结合,借力“一带一路”,创新丝绸产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原副主任魏琦表示,期刊的发展除了注重专业和创新外,文化也是重要指标。要让学术理论研究不仅有深度,也要有温度,《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可以朝着“办一本有文化的杂志”这个目标前行,封底封页刊发书画作品、发表文化理论领域的学术作品都能有效增加学术期刊的文化底蕴,体现文化自信。
香港商报广东分社副社长兰钧然表示,深圳特区移民文化是无法复制的,《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利用好、发挥好深圳特有文化大有可为。
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就如何实现学术理论期刊与文化艺术互融互促等领域也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