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智库中国>

张成刚:蓝领群体高收入是普遍现象吗?

2024-02-07 15:25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文 | 张成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蓝领劳动者是中国劳动力市场规模最大的群体,蓝领劳动者群体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既是社会密切关心的话题,也与劳动者的切身福祉密切相关。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蓝领群体名义工资近10年间翻了一倍,与白领工资收入差距在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2014到2019年的快速增长,2020年以来,蓝领群体实际工资水平涨幅较小,这反映了疫情期间蓝领群体的就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从2012到2023年的10年间,蓝领与白领群体的平均月薪差距逐渐减小。

在世界范围内,蓝领群体的收入、福利和工作安全性一般都低于白领群体,但差距比我国可能要小一些。以白领蓝领差距最大的美国为例,行政助理的工资水平是建筑工的1.15倍,是外卖员的1.25倍。欧盟国家有较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和强大的工会,蓝领劳动者可以获得与低层级白领职位相当的工资。我国蓝领和白领收入以及就业质量差距缩小,是进步的体现,反映出社会的多元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成熟。

《报告》显示,分蓝领职业看,月嫂、货车司机和外卖员月收入水平排前三位,分别为8824元、7641元、6803元。细分产业来看,第三产业的蓝领工资水平逐步攀升。第二产业中,建筑零工、普工等传统蓝领群体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同属于服务行业的保洁、保安和服务员在蓝领群体中收入较低。蓝领群体的收入水平增长是供需因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等多重因素的结果。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前后达到峰值,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减少了劳动力供给,成为推动蓝领劳动者群体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青年群体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入蓝领职业就业的意愿下降,他们更愿意进入白领工作岗位,使得蓝领供给进一步减少。具体到蓝领的不同职业,供需结构也是决定蓝领收入的主要原因。月嫂是城市家庭早期缓解育儿压力的重要角色。在一二线城市,这类职业需求量大,但由于供给有限,特别是有经验和口碑的月嫂更是“一嫂难求”,因此成为蓝领群体中收入居前列的职业。近年来,蓝领收入上涨趋势减缓,与受疫情影响对蓝领劳动者需求下降有关。

生产率也是决定蓝领收入的基础之一。一般而言,资本投入高、组织化程度高的蓝领职业收入往往更高。以外卖员为例,一方面外卖员满足了城市居民日常饮食、购买生活物资的刚性需求,对其服务需求量大且稳定。另一方面,外卖员是由数字平台组织的新就业形态。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协调外卖市场运行,劳动生产率较高,为较高的工资收入提供了基础。货车司机的资本投入在蓝领职业中是最高的,其较高的工资水平相当一部分是其资本投入的回报。相比较而言,缺乏技能且无资本投入回报的劳动者,只能拥挤地进入普工、建筑工、保安、保洁等职业,收入水平自然上不去。

在蓝领劳动力市场上,个别劳动者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收入,如有媒体报道打胶工月入4万元等,但这并非蓝领劳动者群体大范围、长期的平均收入水平。《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2年中国蓝领劳动者整体平均月均工资收入为6078元。2023年中国蓝领劳动者整体平均月均工资收入为6043元。这可能更接近大部分蓝领群体的一般收入水平。少数能够获得较高收入的蓝领劳动者,可能与自身技能水平、体力和时间的超额付出、长期工作经验积累或单纯的运气因素等有关。

对于各类职业而言,较长期稳定且有一定增长比率的收入模式,比短期内暴涨暴跌的收入模式更有利于劳动者安心在该职业发展,也更受大部分风险规避偏好劳动者的欢迎。总体而言,在运转正常的劳动力市场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报和付出基本是对等的。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