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物
于今:欧美国家城市更新特点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运动,在一开始受到以物质规划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规划思想的本质是把城市看作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希望通过对物质环境的设计解决城市中的所有问题。
张宗林:国家治理体系下的信访制度
信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信访制度既能反映国家治理的能力,也能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它可以推动治理方式的法治化,推动治理运行的民主化,推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推动治理效能的显著化,推动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胡鞍钢:“十三五”规划或将开启新的经济上行期
目前经济下行是毫无疑问的,从2002年开始一个新的周期,一直到2007年达到高峰,而后开始下降,今年基本到达低点,因此“十三五”规划可能开始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上行期,中国还有强大的增长潜力。
赵磊:一带一路百人论坛致力于找“痛点”
今天中部西北有很多不联不通地方,沿海也有很多不联不通的地方,所以“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干什么?就是找痛点,人们体验中的痛点就是消费市场盈利点和体制完善点,这个思想是各位专家贡献出来的。
张宗林:信访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清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的要求,掀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信访改革的积极探讨,随着研究探讨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信访改革方向也越来越显得清晰。
于今:推进和实现“一带一路”合作,智库角色不可或缺
“一带一路”归结起来就是两个中心问题:一是解决国内的生产过剩,二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两条路都是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一带一路”倡议如果对其进行简单地复制,不但不能成功,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倡议更多地是涉及到诸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等经济领域的问题,产能转移、丝路基金、亚投行、高铁是最为常见的关键词。然而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过程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朱克力:中国新常态与改革执行力
“新常态”之下的中国,究竟未来存在哪些不确定性?2015年以及“十三五”走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来自各方的猜测和传言也令时局显得异常扑朔迷离。精准把握中国趋势,无疑是各界人士在自己领域掌握主动权的关键。
魏建国: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确定第三次改革开放大战略
2015年3月3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链接是这个宇宙演化的密码。当物质之间发生链接,它们就能够信息交换,进而就会发生演化。人类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链接。有人与物之间的、有人与人之间的;有群体之间的、有个体之间的;有现在和过去的、有现在和现在;有和平方式的、有暴力方式的等等。“一带一路”愿景的出炉,是中国智慧向世界展现的一种新的链接方式。它崇尚共赢、它多管齐下、它是系统的、它是清晰的。
商务部前副部长:“闯世界”是小微电商发展根本
魏建国认为“闯世界”是电商发展根本的目标。他表示,目前我国培养的人才跟国际不接轨。“我们一方面编了很多关于电商,电子,无线专业等等,IT产业,但是就业很困难。一方面更高的水平真正需要跨境电商,电子商务人才又没有,说明什么我们大学在这一块,不符合国际的需求,企业不了解世界的需求。”魏建国说道。中小企业在走向世界的时候,我认为最大的有两个,第一一定要适应这个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个体适应市场的需要。
魏建国:“一带一路”投融资可采用PPP模式
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不景气的当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吸足国内外社会关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酝酿了近两年之后于3月出台,福建和新疆成为“一带一路”两大主核心区。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解析“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对话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会达到几千个
未来5-10年,希望在“一带一路”上各选5-10个驿站。“驿站”所在国家的整体发展策略,要与中国发展战略相符合。 “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会达到几千个,其中基础设施的项目,最起码300-400个,这是什么概念,沿线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每个都会有1-3个重点的设施项目。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了标准和规则竞争的时代,中国必须要加速,应该通过“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FTA来制定全球贸易规则,这个规则既适合中国,也适宜其他国家。
赵可金:多边外交为一带一路搭台
中国不仅要积极利用好现有政府间合作机制的老多边外交舞台,也要大力支持一些多边公共外交舞台建设,开发好一些多边民间外交舞台,真正通过老多边主义和新多边主义的互动结合,凝聚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力量,将“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和合作收益,这是“一带一路”多边外交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
吴心伯: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更趋合理
现今的国际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二战结束后建立的。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加之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加速,因此人们对国际秩序的走向更加关心,西方特别是美国关于国际秩序变化的讨论明显流露出强烈的担心和不安。
林毅夫:加快转型升级 融入“一带一路
在新常态下这种中高速增长会是多高呢?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关键在于对经过36年高速增长后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该如何判断。经济增长代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也就意味着需要靠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后来者优势或后发优势。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