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一带一路”进入“工笔画”时间

习近平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中国网智库中国于8月31日举办第六期中国圆桌“‘一带一路’进入‘工笔画’时间”主题论坛,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梳理“一带一路”五周年的丰硕成果,并就如何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讨论和冷静地思考,让“一带一路”倡议走得更稳、更顺、更好。

本期嘉宾

学者观点

薛力:“一带一路”既要做“工笔画” 也要关注“大写意”

薛力在谈及“一带一路”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时表示,“一带一路”是双向开放,开放的重点是周边国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是贡献上升,但是对于整体外交布局来讲,周边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

贺文萍: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需精描细绘

通过五年建设,“一带一路”进入了“工笔画”时间,即进入从宏观到微观的精准阶段。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从一个大的顶层设计,进入每一个细的领域量身定制。

赵磊:“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共识需凝聚全球智慧

当前,“一带一路”需要减负,边界清晰才有可能持续发展。要认识到“一带一路”的边界是什么,用好案例说话,不需要很多项目,找好标志性项目,回归本性。“一带一路”是一个合作,只要有意愿和能力,谁都可以做,无需推动、强迫或鼓励。

黄日涵:进入“工笔画”时间的“一带一路”如何防范风险?

从2014年开始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他大概去了60多个国家就“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调研与考察,总体上讲大多数项目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带一路”建设在整体推进上取得不错成果,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部分。

周密:“一带一路”资金总量不成问题 如何获取是难题

未来,“一带一路”应如何向高质量发展,周密认为,首先,应研究疏理沿线各国发展的主要制约点,找到共同的兴趣和具有互补发展空间的领域,并加快沿线自贸协定等多种协定的制定,创造并完善发展的制度性保障,有效处理经贸沟通与冲突,探索创新发展的规则。

顾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争端是如何解决的?

当前,国际商事法庭和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已正式成立,从法律机制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高清大图

独家专访

往期回顾更多

中国圆桌
中国圆桌,智慧发声。由中国网智库中国创办的中国圆桌系列论坛,聚焦全球热点,预判国际形势,解析中国发展,致力于分享智库、专家权威观点,传递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