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中国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周密 丨 时间:2022-09-12 丨 责编:彭瑶

周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2022年前8个月,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世界贸易组织(WTO)近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商品晴雨表”显示,全球贸易增长停滞。指数显示的二季度全球贸易增速低于一季度,且下半年可能继续疲软。在此情况下,全球贸易主要参与者的表现更受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球贸易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外贸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尽管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但无论从总量规模、贸易结构还是贸易伙伴角度,中国的对外贸易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实现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其中,出口15.48万亿元,增长14.2%;进口11.82万亿元,增长5.2%。回首十年前,2012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约合24.57万亿元,其中,出口12.85万亿元,进口11.72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所完成的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超过2012全年数据,分别是2012全年贸易额的111.1%、120.5%和100.9%。贸易额的持续扩大,反映出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跨境的商品流动规模增加,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的通道和保障。

一般贸易进出口在前8个月延续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凸显出国内大循环持续发力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前8个月,中国的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7.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1%,比进出口总值的增速快4个百分点。快速增长的一般贸易使其在中国进出口总值中的比重达64.3%,比2021年的1-8月提升2.3个百分点。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更能体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水平和能力。在农产品贸易相对稳定情况下,伴随制造业能力的增强,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比较优势会通过一般贸易的方式扩大,反之亦然。各国企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除了少数以贸易保护主义构建关税壁垒的经济体外,多数企业通过国际市场的合理竞争寻求自身的发展。

中国一般贸易规模和占比的上升,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对外贸易质量的提升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与之对应的是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在前8个月的占比下降至20.1%,但仍有5.48万亿元,实现3.5%的增长。如果等比例放到前8个月的加工贸易额到全年,8.2万亿的规模与2012年的全年加工贸易额(8.4万亿元)基本相当。这说明即便在美欧等国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持续推动发展和提升加工贸易能力的情况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仍长期保持稳定,这也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当前全球经济处于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产业链供应链受挫、通胀高企和预期不稳的情况下,各国企业仍然对中国经济和产业有较强的信心,愿意以中国为加工基地,生产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工业制成品。

国际贸易的地理结构是各国比较优势和贸易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应,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关系对国际贸易态势有着决定性影响。前8个月,东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15%,且增速比中国外贸总体增速快3.9个百分点。中国与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间的贸易增速比中国外贸总体快2.6个百分点。排名第三和第四的中美和中韩贸易分别与中国外贸等速和慢2.3个百分点。排名前四位的贸易增速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额差距。

今年以来,RCEP生效为区域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复苏和强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成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外部发展着力点。中国保持持续开放的举措、巨大且不断扩大的市场产生的吸引力,正促使国际大循环更多围绕中国布局,而贸易又为跨国公司寻求合规合理的跨国网络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各国资源创造了条件,使其可以减少受资源供给保障不足和外部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责任编辑:华章 安然 宇馨)

专栏
荐读
专题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