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中德建交50周年: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保持稳定良好势头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史明德 丨 时间:2022-10-10 丨 责编:安然 乐水 宇馨

史明德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原中国驻德国、奥地利大使

10月11日是中德建交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世界风云变幻、跌宕起伏。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结束分裂,实现民族统一,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德关系虽有曲折,但总体保持了迅速、持续、稳定的良好势头,始终走在中国与欧洲国家发展关系的前列。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最大特点是务实、广泛、深入,基础牢固。

50年间,中德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领导人互访频繁。进入新世纪,中德关系跨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和“提速期”,成功实现“三级跳”。2004年,双方宣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2010年,两国决定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并同意建立政府磋商机制;2014年,双方将两国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2011年,两国建立中德政府磋商机制,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最高级别的磋商机制,为不断深化和扩大务实合作、规划和引领两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两国领导人之间互访频率之高,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中是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两国领导人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往。中德全方位合作,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两国经贸合作优势互补,硕果累累。中德双边贸易额由建交当年的不到3亿美元增至现在的2351亿美元,约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两国现在平均每天的贸易额相当于建交初期两年多的量。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外资及技术引进来源国。近年来,中德投资已从“单行道”转为“双向道”,中国对德投资明显增长。德国在华企业超过6000家,同时已有3000多家中资企业在德经营。中德经济贸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德两国建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500多对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5万多名中国留学生构成德国最大海外留学生群体。德国3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中国在德建有19家孔子学院。两国省州和城市之间的结好数量已经多达103对。新冠肺炎疫情前,中德互访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每周有100多个航班往来。两国文化、教育和人员交流往来大大地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共同维护和平,合作协调。中德两国都主张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推进全球化和国际合作,反对集团政治和分裂脱钩,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和地区争端,大力倡导并实施气候保护和碳中和。双方在全球治理等领域理念相近,目标一致。

中德关系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与两国在政治上互尊互信、经济上互补、合作上共赢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两国领导人及无数有识之士长期以来为之付出、耕耘的结果。

在中德建交50周年的今天,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两国关系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在中美博弈、疫情蔓延和乌克兰危机三重因素的作用下,德国的内外政策正在经历“时代性转变”。去年12月,德国历史上首届三党联合政府组成,德国新政府在表示重视对华关系的同时,其对华政策考量中的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及美国因素明显上升,并将中德关系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德国正在酝酿出台新的对华战略文件。疫情之后,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德国对华认知出现了巨大赤字和误解。中德关系何去何从?德国对华政策何去何从?德国国内正在就此进行一场新的辩论。

中德建交50周年,也是双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中方对未来中德、中欧关系发展和中德、中欧合作的前景抱有足够的定力和信心,同时密切关注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视频会晤时强调,过去50年来,中德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通过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了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关键是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一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要始终如一坚持下去。中方发展中德关系的初衷不变,同德方加强合作的真诚愿望不变,对中德共同办成更多有意义大事的信心不变。

中德合作不是单行道,始终是互利双赢的。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共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减少误解和摩擦。双方在保持传统合作的同时,要打造如环保、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面向未来的领域合作新亮点、新平台,不断做大双方合作的蛋糕。维护和发展中德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也有助于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和平、稳定和发展的正能量。(责任编辑:安然 乐水 宇馨)

专栏
荐读
专题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