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推荐

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为全球复苏作出中国贡献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周密 丨 时间:2023-03-09 丨 责编:安然 乐水 宇馨

周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中国不仅打开了大门,而且打扫好了房间,按照国际规则与各方利益诉求为外资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帮助中外企业以各种方式开展多元合作,形成稳定、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释放推进高水平开放的信号。面对内外部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中国不会选择静待其变,更不会固步自封,而是将以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加力稳定外贸,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投资的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近十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这不仅因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也因为中国的投资环境日益稳定。外资来华发展,往往周期较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法律法规等政策环境保持稳定,而中国在这一方面优势明显。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市场对接和经贸合作持续改善,外资来华可以获得的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事实上,外资来华投资并不局限于原有模式,一些企业希望获得对中国市场更多的了解,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符合其期待的商品和服务;另一些企业则希望通过在华投资形成技术协同,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3年,全球经济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则可能因为自身的资源整合和要素流动效率改善而获得更大调整空间。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的增强吸引各国投资者的关注,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华增加投资额,并探索在产业链价值链上追求更为有利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并非是要回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需要寻求新的、更为合理的发展路径。

几年来,数字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线上交互的增加带来企业和消费者习惯的转变,对数据分析的效率、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以及库存供应模式等商业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法律法规和制度环境加以保障。中国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与其他14个成员国就电子商务的发展达成共识。协定生效一年多,区域内的经济活动更为活跃,各国企业积极探索新规则下的可能发展空间。

为了适应规则、履行承诺,中国在协定生效前就全面梳理并调整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为协定红利的释放创造条件。但是,经贸协定是市场行动的外部边界并非具体轨道约束,市场活动还应遵循合理有效的模式,这需要市场通过竞争给出答案。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就是要在这些新的领域为市场竞争留白,为创新合作提供引领,为合作发展培育要素支撑。

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各方的共识,但在如何实现上仍有变数。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保障经济社会的能源供给。过去十年,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上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一起,取得了重要的成绩。降低新能源的发电、储存、传输和应用成本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也需要设备和材料的创新与大规模商业应用,其中市场的作用不可或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结与整合,为新能源相关技术和创新的商业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改变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成本、效率的对比关系。

但是,绿色发展依旧方兴未艾。材料、工艺、技术、知识产权和软硬件协同等各个环节还有巨大发展空间。中国企业与外资在上述领域都可能进一步合作。在包括自由贸易区(港)在内的开放平台和高地上,要素流动更为便利,制度创新和权益保障为中外企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高水平开放并非“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减少壁垒与障碍,形成可持续的市场支持。自由贸易区(港)的这种开放与创新的互动推进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选择,为各类经营主体把握更好的发展机会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安然 乐水 宇馨)


专栏
荐读
专题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