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风险”实为精准“脱钩”,走不通、也不得人心
姚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最近一段时间,“去风险”一词忽然成为高频词。欧盟、美国等国政要相继提出,对华不是要“脱钩”(De-coupling),而是要“去风险”(De-risk)。
3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来华访问前表示,“与中国切断关系是不可能的,对欧盟也没有好处”,提出欧盟支持“去风险”和多元化。4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不打算与中国“脱钩”,强调“切断美中的经济是具有破坏性的”。4月2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追求“去风险”而不是“脱钩”,“去风险”意味着有弹性、有实效的供应链,确保我们不会被任何一个国家所胁迫。这正式呼应了欧盟对华“去风险”的说法。5月下旬,七国集团峰会之后,会议联合公报声称,这几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目前将致力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从全面“脱钩”到精准“去风险”,本质并没变
这些欧美政要和学者的说法是想把中国“排挤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上”,要执行所谓的“供应链产地多元化”,把订单、产线、新增投资等从中国移出去。其目的是对中国金融、科技的封锁打压行径“合理化”,企图将中国锁定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
可见,“去风险化”论调是“新瓶装旧酒”,是给“脱钩”“断链”披上新马甲。所谓“去风险”,不过是更精准化地“脱钩”。说法变了,但排挤打压中国的本质没有变,依然要构筑“小院高墙”,依然要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依然要阻止中国发展。
脱不了的“钩”,去不了的“风险”
为什么不提“脱钩”了?因为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对华“脱钩”既不现实也不明智。当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如此紧密,使与中国经济“脱钩”的代价,远远超出西方国家的预期和承受力。
今年一季度,中美贸易额虽受中美关系及美国自身经济下滑的影响,同比下降13.1%,但是规模依然庞大,达到1615.88亿美元。中美经济联系紧密,利益深度融合,彻底断绝中美经济联系是不可能的。离开中国制造和中国产品,意味着更高的物价,更高的通胀率,更高的生活成本。美国商人不答应,美国消费者也不答应。
强行与中国“脱钩”,无非是美国从东南亚等地区购买当地再加工甚至仅仅是转手的中国产品,提高了美国自己的进口成本,扩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只是让“中间商”赚了差价,可谓损人不利己。美国前财长保尔森2023年1月在美国《外交》杂志撰文称,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的行为,实际上损害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美国试图与中国弱化经贸联系时,其他国家正在强化与中国的经贸往来。
中国的发展是机遇不是“风险”
前不久,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多项对华双边贸易数据创下历史新高,经贸合作亮点频现,显示对华经贸联系更趋紧密,与中国供应链的合作更具韧性。
中国在产业集聚、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优势突出,市场规模大且具成长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逐渐建立起从大宗原材料采掘到工业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从生产到流通到供给,中国实现了全链条、全系统、全过程的高效率,大大抵消了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这种巨大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西方国家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实现最高效的供应链整合,从而提升其企业的生产制造效率与整体竞争力。
只有遏制中国才能摆脱“风险”的错误认识蕴含巨大风险。美国大搞阵营对抗,煽动意识形态对立,滥用单边制裁,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风险源头。奉劝某些国家,“去风险”之路走不通,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得人心。
编审:郭素萍 高霈宁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