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一流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并作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决策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不仅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也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一流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指引与借鉴。面对当前多元化、复杂化的世界格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任务,加强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形成适应中国国情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学科体系显然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事项。基于此,有关教育者理应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探索高等教育一流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及相关文件,各大高校纷纷将建设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令人欣喜的是,几载高等教育改革正展现出蓬勃生机,诸多院校抢抓历史机遇、整合学科资源,多措并举以“一流人才”引领“双一流”建设。例如,山西医科大学经过反复调研、探究,确定了“2+1+1”学科建设工作思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入选五星级榜单,学科实力排名全国第六位;武汉科技大学围绕“一主、两翼、三新”学科发展布局,组建由30位院士在内的战略咨询专业委员会,制定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以期充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多数高校都已在学科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但由于众多主客观原因,部分院校在学科建设进程中难以突破“瓶颈期”,高投入、低回报的持续运作致使学科建设泛泛而谈甚至逐渐束之高阁,全面促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高校基础学科培养目标
当前,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过于急功近利,不顾《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一心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热衷于设置“投入资源相对较少,开办程序简单”的专业,缺乏科学、严谨、全面的规划。在此情况下,专业设置难免因其局限性导致院校学科培养目标混乱,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此,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布局,避免因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投入过多精力导致学科培养目标走向误区,各院校理应从两方面着手,对其进行一定变革:一方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道路。利用地域优势、师资教师将前沿动态、最新科研成果纳入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之中,自觉承担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净化高等教育一流基础学科的建设环境,以为民族、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综合性的人才为总目标,并结合已有专业特质有的放矢予以调整与完善。
走出思维历史惯性,创新一流学科建设制度
当今学科发展理应遵循省一流、区域一流、国内一流、世界一流的发展脉络,制定学科管理目标并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制度。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受领军人物匮乏、经费投入偏低等种种因素影响,许多院校虽有心靠拢“双一流”建设政策,但受思维历史惯性的限制,往往会出现“重内容补充,轻制度建设”的问题。深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从地方政府、高校自身两个角度分析:就地方政府而言,有关政府纷纷围绕“加强学科建设,推进新一轮高校‘双一流’建设”等议题,出台了支持当地高校与学科建设的文件、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即大部分省市计划在短时间内建设若干个“国内一流”“世界一流”的学科,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低投入、高回报”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之中,虽然能迅速完成国家下放的指标,但这种建设理念显然存在很大弊端——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不在于论文数量的多少或拉动经济的成效,而在于能否长期为国家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速成的干预显然“治标不治本”,不能有效帮助学校深入推行制度建设、学科科学规划;从学校自身角度而言,多数院校同样也具有类似问题,特别行政部门的干预令高校学科制度建设缺乏设计与长远规划,多部门职责不清亦让学术自治难以为继。对此,社会各界应明晰“学科制度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前提”这一原则。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学科制度建设中的权力边界,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学科发展的自适应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其监管功能促进学校自主探索学科制度特色化建设;学校则应开辟更多筹资渠道,减少对政府资源的过度依赖,并对学院和行政部门的职权进行重新划分,确保有关负责人拥有一定话语权和自主权,方能充分提升一流学科制度建设的自主性、有效性。
推进学科和社会融合发展,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为例:本批课程涵盖多个领域,共计5750门课程获得认定,其中不乏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以及实地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型的一流课程。这不仅标志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为广大教育者带来了一定启示,即高校学生需要更加多元和优质的培养路径,教师和相关管理者不能将学科建设局限于课堂或传统实验室之中。从宏观视域来看,实践构成了人们社会生产劳作和生活的基本内容,并推进各行各业持续发展。对此,马克思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出科学论断:“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学科这一具体角度而言,若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建设一流学科,必须推进其与社会融合发展,且师生需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学科生动化的实践,从而真正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教育战略。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为例,该校早在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和学校校内外的实践体验,它要求学生需到企业实习至少半年,并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制度与发展需要。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一流学科建设也提供了一定借鉴思路,即各高校可在我国教育制度的大背景下,将学科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纳一流学科领军人物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今,高等教育一流学科建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愈发严苛,亟须具备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对此,院校首先应重视各学科内部人才的培养,对于具有国际视野且工作能力较为突出的青年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确保其能尽快成长并独当一面;对于管理经验丰富、有资格成为符合学科评估条件带头人的老教师,学校也应给予相应支持。其次,要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尽可能吸纳一流学科领军人物。对于在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军人才,学校应放宽年龄限制,并为其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与福利条件;对于在相应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院校亦应充分重视他们的职业规划诉求,确保这类人才能在核心学科、核心课程开展讲授任务,同时为其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资金、空间支持。总体而言,院校理应持续完善人才新政,简化招聘流程,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环境,方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把握“双一流”建设契机。(李莉 惠州学院讲师)
【广东省社科规划2022年度常规项目(GD22CJY08)阶段性成果;广东省202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2023GXJK505)阶段性成果;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X-JYJG2021046)阶段性成果;惠州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X-YLKC202100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