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拜登的报复行动左右为难,美国或再陷中东泥潭

2024-02-08 09:0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郭金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为回应此前三名美国士兵在约旦遇袭身亡事件,2月2日起,美军对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境内多处目标展开了报复性打击。有关行动折射出拜登政府“既要震慑敌对势力以对国内民众有所交代,又要防止冲突升级将美国再次拖入战争”的矛盾心理。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当前的中东局势发展还受到多种其他因素交织影响,美国能否维持微妙平衡尚未可知。

本次美国的反制行动表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打击力度较大。2日,美军出动了包括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1轰炸机在内的大量军机,在30分钟内袭击了伊拉克、叙利亚境内7处地点超过85个目标。3日和4日,美军及其盟国又打击也门境内数十个胡塞武装据点。美国官员表示,拜登已指示美军开展进一步的报复行动,但未透露具体时间和形式。

第二,打击目标明确。美军攻击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及其支持的民兵组织,包括指挥中心、情报中心、火箭导弹无人机仓库以及后勤和武器的供应链设施。打击目的在于减损有关组织的战斗能力,而不是杀伤其领导层等有生力量。

第三,打击边界清晰。报复行动始于美军士兵阵亡5天后,对于外界质疑的“有意拖延”,美国高层回应称需等待最佳天气状况,情报部门也需花时间评估和选择打击目标。不过,此举从客观上给对手提供了转移人员和装备的时间。此外,尽管美国一再指责伊朗是“幕后黑手”,但美军并未将战火延烧至伊朗境内,这表明美国不愿与伊朗正面冲突。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已遭到超150次的袭击,其中,以1月28日美军阵亡事件最为严重。拜登政府会如何应对该事件,不仅牵扯到中东地区局势,也涉及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内政治,甚至还会影响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选情。

一方面,从安抚美国国内舆论并震慑有关武装组织来看,拜登政府有必要进行强有力反击。作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本国军人在海外遇袭身亡,拜登必须对民众特别是军人家属有所交代。用拜登的话说,就是“让伤害美国的人‘负责’”。除一般民意外,反对党的批评也是影响因素。有共和党议员声称,正是由于拜登政府对此前多次袭击无所作为,才导致悲剧的发生。美军2日起发动反击后,共和党方面仍批评拜登做得太少、太晚。对于中东各地的反美武装势力,美国希望通过“以暴制暴”令它们就此收手。2日晚的白宫记者会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反复强调,希望有关行动向对方发出“停止攻击”的信号。

另一方面,美国的反制行动精准且克制,有意避免引发更大范围冲突。从奥巴马执政中后期提出“重返亚洲”“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政府提出“世界重回大国竞争”时代,再到拜登政府的阿富汗仓促撤军,近10多年来,美国一直希望从战略上撤出中东,以集中精力应对中俄等国。而一旦再陷入中东泥潭,美国的战略谋划将被彻底打乱。此外,近年来,美国民众内顾倾向明显,希望执政者着力解决经济、移民和治安等问题,即“美国优先”。2024年大选在即,有民调显示,拜登在多个关键摇摆州和全国民调中落后于特朗普。从选情出发,拜登也必须十分谨慎,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既不能显得软弱,也不能把美国拖入另一场战争中。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度到访中东,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手段推动巴以谈判,进而使整个中东局势降温。

尽管美国试图在有力回应与避免升级之间取得平衡,但中东局势之错综复杂远非美国一方可以左右,有关冲突存在轮番升级、愈演愈烈的风险。

在本轮反制中,美国高层表示,情报部门精心选择了打击目标,以减少平民伤亡。但实际上,持续数日的空袭仍导致多名平民死于非命,这或将成为有关武装组织进行再报复的诱因。中东各地武装势力虽然多受伊朗支持,但不代表它们完全受伊朗控制。伊朗的确发出了不愿同美国开战的信号,但这不等于有关组织也愿息事宁人。一旦双方冲突再致美军阵亡,美国势必还将进一步升级行动。

美国在中东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推行战略收缩,另一方面又保有大量利益及军事基地。在乱局中,这些利益和基地便成为众矢之的。拜登政府在中东所面临的困境,是美国地区主导力下降的表现,也是其中东政策进退失据的反映。在美国的“搅合”之下,中东局势将持续动荡紧张局面。当年美国“兼济天下”没实现,如今“独善其身”更难成。

编审:蒋新宇 李智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