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智库:着力回答好时代之问
文丨黄米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媒体兴办智库,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谋求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受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2018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主流新闻出版单位建设媒体型智库”,媒体智库建设进入加速期。
在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媒体智库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媒体智库立足于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联结力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具有一般新型智库所不具备的强大传播力,二者融合,可以产生“1+1>2”的效果。
无论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还是在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中化解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形成新优势,都需要发挥好媒体智库的作用,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增强战略定力、讲好中国故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媒体智库应尽己所能、各展所长,在传播力上做长长板,以创新形式、创新方法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为国家发展营造友好内外部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媒体智库的长板和优势,实现智力资源与舆论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当前,媒体智库建设亟须找到智库与媒体发生化学作用的催化剂,加快实现从智库和媒体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实现智库与媒体携手合作,放大一体化效能、实现“双响炮”效果,在社会热点解读、公共舆情回应、社科知识普及等方面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工作,讲清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人心、凝智慧、添能量。
二是争取在全球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第一定义权”,世界第一时间听到中国声音、感受中国态度、知晓中国主张。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在如此一个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谋求发展、赢得未来,更需要广大媒体智库当好“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国家对外交流、国际舆论斗争提供充足“弹药”,为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提供“一锤定音”式的正能量和好声音,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三是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既“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推动国际合作,又以有风骨、敢亮剑、接地气的新概念新语态持续引领国内外舆论场。对于广大媒体智库来说,应加强预期管理,积极设置议题,对一些国家抹黑中国、造谣生事的恶劣行径予以旗帜鲜明的回击,对西方话语霸权主动亮剑,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舆论声势。
四是借助国家文化贸易,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影视业、出版业等文化业态中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新锐小微企业,数字技术的普及也使得更多企业成为文化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广大媒体智库不仅应善于搭台唱戏,更要借船出海;通过参与国家文化贸易,整合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服务、人才等,集聚国内外文化贸易高端要素资源,建设一批国际辐射力广、竞争力强的文化贸易功能载体,在有效推进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传播推介全人类共同价值。
五是持续创新话语体系、宣传语态、表现形式、组织方式,打造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可亲可感的“现象级”传播产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主动参与重大主题策划,加强个性化、可视化、互动化传播,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加快推进各类理论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和应用。对于媒体智库来说,要加强重点理论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建设,构建网上理论传播矩阵,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