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瑞典加入北约,欧洲将“更不安全”

2024-03-06 10:0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吕蕴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欧洲安全项目负责人

近日,匈牙利国会以188票赞成、6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批准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这标志着瑞典的北约成员身份已无悬念,北约也即将在其成立75周年之际迎来第32个成员。

“中立国”缘何转向军事联盟

瑞典和北约的上一个新晋成员芬兰均有着长期的中立传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的地貌特征、适宜鱼类繁殖和农业耕作的气候条件,瑞典更是坐享了近两个世纪的繁荣与和平,声称自身“从1814年以来就没有参与过任何战争”,也因而成为二战中欧洲为数不多完整保存国防力量和经济基础的国家。前苏联解体后,瑞典更是从波罗的海最大岛屿哥得兰岛撤军,削减了约90%的陆军和75%的海军与空军。

但随着乌克兰危机的影响蔓延到欧洲大陆边缘,瑞典保持中立的前提设想“热战只在大国间爆发”发生改变。在此情况下,瑞典安全感急剧降低,对于集体防御的需求有所上升。而欧盟“防务联盟”建设进展缓慢,欧盟互助条款“如果成员国领土内发生武装袭击,其它成员国有义务向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承诺的实效不足,因此,瑞典将目光移向了北约。

此外,瑞典入约的“芬兰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同瑞典与俄罗斯“隔海相望”不同,芬兰与俄罗斯拥有长达1300公里的陆地边界,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不安全感更深,在“入约”事项上也更积极。因此,芬兰不仅视加入北约为解决自身安全焦虑的“良药”,还不断怂恿瑞典一起提出“入约”申请,以期分担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因此,在多重因素作用下,2022年5月16日,芬兰政府决定申请加入北约的一天后,瑞典时任首相安德松也宣布正式决定加入北约。瑞典防务研究所研究主任达尔舍表示,如果芬兰“入约”,瑞典不应成为“芬兰与西方联盟之间的一堵墙”。

由于土耳其与匈牙利的因素,瑞典正式加入北约预计比芬兰晚近一年。但应当指出,虽然成员国身份“姗姗来迟”,瑞典或许已经可以算作北约的“准成员”了。早在申请“入约”以前,瑞典就已是北约的“机会增强伙伴国”,在装备互操作性、国防预算比例、对外行动配合方面接近满足“北约标准”。更有欧洲媒体讽刺称,瑞典、芬兰比某些北约正式成员更“北约”。在提出“入约”申请后,瑞典也是连续两年列席北约峰会。在今年1月启动的“超规模”北约“坚定捍卫者2024”军事演习中,瑞典军队悍然在列。

北约气焰更盛,欧洲只会“更不安全”

如果说芬兰“入约”是将北约送到了俄罗斯家门口,瑞典“入约”则是补上北约在北欧的“最后一块拼图”,为“前沿地带”提供了纵深,北约的气焰或将更盛。

首先,瑞典的加入畅通了北约对于东北翼的补给与支援通道,让芬兰及波罗的海国家面对俄罗斯时“背有所依”。东北翼一直是北约的薄弱地带,波兰、波海三国与挪威之间的防务能力一直因存在芬瑞两国的“战略空白”而面临“整合难题”。如今,两国相继加入北约,不仅为北约东翼成员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纵深,作为补给基地发挥战略支援作用,还通过“倍增”与俄罗斯的边界,分散俄军布防,迫俄被迫重新划分军区,减少北约东翼各国的安全压力。美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北欧研究主任威斯兰德指出,瑞典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波罗的海的空中安全,并作为美国及北约装备、弹药、野战医院等的“补给增援集结地”。

其次,瑞典防务实力强劲,能将让东翼国家面对俄罗斯时“更有底气”。与芬兰雄厚的陆军实力相比(现役加预备役人员数量达90万),瑞典在空军与海军实力方面较为领先,能和芬兰形成有效互补,是北约的“正资产”。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瑞典还强化了其在哥得兰岛的军事部署,这对俄海军尤其是其部署于加里宁格勒的舰队在波罗的海的活动构成直接威胁。美联社分析称,瑞典升级后的哥得兰级潜艇将有效增强北约在波罗的海的军事力量,赋予北约“水下优势”。美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汉密尔顿甚至表示,波罗的海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北约内海”。此外,瑞典与芬兰在对俄开展情报与态势感知方面经验丰富,为俄军的行动隐蔽性带来较大挑战。

对于欧洲而言,中立地带的缩小也必然伴随战略自主空间的坍缩。历史上,北欧国家多次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中扮演“协调者”角色,而欧洲整体走向“北约化”将进一步固化俄欧对立局面,稳定、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恐更难企及。此外,瑞典加入北约后,欧盟27国中将有23国都是北约成员,“盟内”跨大西洋声音更强,欧洲无论发展独立防务还是面对美国保持自主空间都将更为困难。

事实上,加入北约是瑞典谋求自身安全的政策选择,但自身安全不能以一味挤压他国安全空间为代价,否则欧洲只会“更不安全”。本次,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回应称,俄罗斯会密切关注瑞典在北约中的作用,“将采取军事技术和其他性质的报复性措施”。而由于俄罗斯前期对芬兰“入约”缺乏有效反应,瑞典在“入约”态度上少了“克制”、多了“肆意”。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近期就曾公开表示,其对俄“放狠话”并不意外,“芬兰加入北约时他们也是这么说的”。此种态度客观上会提升地区局势的失控可能性。因此,在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交替冲击的时代,素来战略、思想、理论辈出的欧洲应当好好反思自身的安全观。

编审:李智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