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为何强调“因地制宜”?
刘平平 陈曦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今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再到此次全国两会期间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谈到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此次,他明确提出“因地制宜”的要求,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论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格局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的必然要求。放眼全球,世界格局正在重塑,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强国与新兴大国间的竞争博弈进一步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的态势。聚焦国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以使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平台为核心,强调基于知识、信息和创新的新经济体系,鼓励高科技产业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的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支撑,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然而,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均不同,产业发展方向也不同。从我国主要经济圈和城市群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信息产业占重要比重;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第一大经济区,是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京津冀作为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科技力量雄厚,但地区传统的重化矿冶工业与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目前,正全力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建立“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合作新机制。因此,各地必须因地制宜,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培育和激发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动能上多下功夫,形成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各地发展存在差异,在实践高质量发展时要根据本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主要风险来判断,而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一方面,要与本地优势产业相结合,促进优势产业嫁接、分立、提质、升级,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产业新生态,促进价值链向科技、服务、品牌等延伸,从而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另一方面,在处理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与本地科研条件相结合,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国家和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围绕智能制造以及相关交叉前沿领域,开展战略前沿技术、核心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提供创新源头。
让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先型城市能够继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同时要让其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传播并影响到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以东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为例,牢牢扭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实现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换道超车”,引入数据、算力等新生产要素,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培育一批新业态和新产业,最终形成新动能、产生新增量,形成创新驱动主导的生产力。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新质生产力是一道新时代的全新命题,也是新征程上一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考题,需要不断思考和领悟,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