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清明节丨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续写奋进新征程史诗

2024-04-04 11:2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亦是明德、明志、明礼的传统节日。自周开始,已有2500余年历史。青山处处埋忠骨,苍松翠柏念英雄。不管时代怎样变幻,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在14亿多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清明既是农历节气,更是寄托哀思、缅怀先烈的日子。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皆有父母,家皆有祖先,民族与国家亦有自己的本与源。《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好家风关乎社会风气”。在这个中华民族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和民族共同记忆的传统节日里,既有“命蚕妾、治蚕室”的农耕历史,更有家国情怀、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的价值留存。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据统计,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目前,国内烈士墓约99万座,烈士纪念堂馆、塑像、骨灰堂等纪念设施3万余处,承载新时代褒扬尊崇英烈、教育革命后代的重要功能。清明祭英烈,祭的是“人”,敬的是“魂”。万千忠骨,万千热血,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

一座座丰碑,是历史的基石;一段段追忆,是精神的赓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近年来,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开展为烈士寻亲、加强英烈保护,一系列举措让“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2014年至2023年,国家连续十次以国产大型运输机和先进战机接93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国,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今天的中华大地,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清明是价值的传承,清明是传统的延续。人寻根,家续谱,国祚绵长。因此,清明不仅是绿色的风,清明更是红色的火。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从“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无数英雄先烈,守护着壮美中国,托举起奋进中国。清明祭英烈,传承爱国情。这如愿盛世,已山河无恙,今日之追思如阵阵春雨,洒向神州大地,绵延不息。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最深沉的悼念是铭记,最温暖的纪念是传承。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期间,无数英雄烈士以身报国,和亿万人民一起,将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这个清明,必会续写奋进新征程的英雄史诗。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郭泽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