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运用新思想的方法论做好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运用新思想的方法论做好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4-04-09 11:4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致使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快节奏的生活也致使心理疾病层出不穷,在这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显得尤为突出。目前,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学业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严重阻挡了他们的前进道路,以至于时常出现压抑、迷茫、抑郁等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心理疾病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可是,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去创造,只有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才能推动国家、民族的不断发展。所以说,我们要格外重视当代青年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国家未来发展。

运用“七大思维”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思想方法。

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从来都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它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不可分割部分,是培养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而青年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主力军,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高素质人群,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部分人群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要求我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战略思维,就是要高瞻远瞩,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战略思维。2023年4月20日,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专项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等,着重部署八项重点工作。以专项行动计划为指南,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明确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学校内部出发,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前端,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新性。

战略思维的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具有指导作用。在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实践中,能够帮助他们统筹兼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及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风向和政策,以明确的目标去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思想方法。

辩证思维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需要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每个人的情绪是不会轻易外露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仔细去发现对方的情绪状况。同时辩证思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校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解决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心理工作者可以充分使用辩证思维,在咨询者的言语以及表情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但是同时也不能一味的去追问咨询者不想面对的痛苦话题。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备多重身份的人群,他们遇到的问题较多,学业压力、感情问题、家庭压力等多重压力往往会长期困扰他们,这就需要学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辩证思维出发,分析影响学生的主要矛盾,抓住学生面对的最主要问题,帮助学生去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也要学会总结,通过在学生反映的问题中去找寻规律,了解学生最常遇到的问题,从大方面着手去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然而,有些时候,从大部分学生群体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在一些特殊学生群体是不能够使用的,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方法有时是偏激、片面的,所以针对大学中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我们需要采取其他科学方法去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

辩证思维的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是无法避免的,这就要求学校以及相关心理工作者树立起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教育方式,克服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片面化、极端化,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是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做到统筹兼顾——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思想方法。

系统思维是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基本思维方式。只有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则地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处置事务。在教育体系中,越来越注重教育体系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不例外。要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需要学校和心理教育工作者相互配合,提高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各个方面。有些时候,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校和心理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各个有可能引起心理问题的方面,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知道,没有任何一种心理问题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往往心理疾病都是受咨询者的周边环境影响的,这也就表明,在处理心理问题时,需要对咨询者所处环境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形成系统认识,搞清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根源入手帮助咨询者解决其所遇见的心理问题。

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大学期间是他们心理敏感的时期,任何一件小事情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学校和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大对心理教育进行系统构建,努力完善相关教育体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好心理健康教育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问题,积极“用十个手指头弹琴”,将心理健康教育做全面。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帮助提高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各大高校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系统思维去搞清楚各大心理问题的来源,能够科学合理的针对相应人群去解决心理问题,带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突出重点,为国家培育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群,促进国家和谐有序发展。

四是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思想方法。

创新思维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突破既有经验的局限,打破常规,在前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寻找超越的思想活动方法。创新思维主要就是要求我们要破除旧有固化的思想,善于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许多高校仍旧运用主题班会去科普相关心理问题。这一方法并没有错,在一定程度上,主题班会是最能够直接给学生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的方法,然而,我们在这一方面仍旧缺乏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生,学校和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去科普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用目前受欢迎的短视频推广。同时,也可以开展相关比赛,以参赛有奖制度吸引同学主动参与进来,从而加大其对心理知识了解的积极性。在心理咨询方面,我们也可采取网络咨询的方式,有些同学也许只是需要一个倾诉对象却又不想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谁,这个时候采取匿名网络倾诉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在创新方面,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因地制宜,学校以及相关工作者需要主动了解咨询者的特性,促进心理咨询的针对性、科学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运用创新思维,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要知道,每一种教育方法都会有对应的人群,充分使用创新思维,积极破除陈规和守旧思想,主动开拓创新,使用新方法宣传和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再做细化针对相关人群,采用“一对一”的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到大学生中去,从而起到深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作用。

大学生的思维是动态的而非固态的,所以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们会对什么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创新头脑,开拓进取,针对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去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帮助学生很好的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打开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五是学会历史思维,掌握历史主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思想方法。

历史思维是指通过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和过程,学会利用历史知识去分析、理解、评价和解读当下的社会现象与问题,从而对未来做出一些预测和判断的思维能力。张昭远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并且为我们提供未来的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一路发展而来,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压力,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一现状尤为明显,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闹出了许多惨剧。面对当今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过去的教训,从中吸取经验,了解到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各方面因素,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端。

心理健康教育永远不会缺乏新点子,因此我们需要格外重视历史的惨痛教训,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多元,感兴趣的事物多元,但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却是存在一定的统一性,家庭教育的问题、学习的压力等这些方面往往是影响其心理的最常见的原因,这也就说明,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以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去指导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把握规律出发,立足于现实,深埋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去,帮助学生解决好相关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完全解决的,它会长时间存在,这也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学会从经验教训中去看问题,不断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取新方法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率,促进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六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思想方法。

法治思维说到底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内容。法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循准则。法律作为准绳是我们不可逾越的底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也需要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私人问题方面,保护好咨询者的隐私是最基础的。

严格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尤其是在校园内,学生们都格外注重个人隐私,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构建起严格的隐私保护系统,保障好咨询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进行传播,严格遵从法律底线。

同时,法律的存在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用重要影响,法律是公平的保护每一个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每个人尊重,是一种保护人们自信心的表现:然而,如果法律的滥用,导致人们对法律产生不信任感,会导致人们产生被欺骗、愤怒不满的情绪。充分运用好法律,将法治思维充分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去;法律也应当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推动法律的发展,以促进法律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法律应当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结合,在咨询时遵从个人隐私,严格保护好个人隐私,用法律去严格规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发展。

七是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思想方法。

底线思维是指一种思维技巧,拥有这种技巧的思想者会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做每一件事都会有相应的目标,不论是最低目标还是最高目标,底线思维强调的正是最低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积累,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一认识。立足心理健康教育最低期望值,以最高期望值为目标,去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底线思维强调凡事都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的结果而努力,打有准备的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近几年不断受到重视,同时在不断发展,也许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要快,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一直都在国家规划之内。在学校中,建立起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建立起来,为有心理问题的人们提供专业咨询,这何尝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最低目标呢?

对于大学生来说,底线思维在其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就是尤为重要。他们关注自身学习,树立个人目标,在这时,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目标太高没有完成,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有的学生自己疏解也许就度过这段低谷期,但是有的学生自己无法疏解,导致自己日渐沉浸在这段低谷期之中,产生不自信、压抑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底线思维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目标的意义,大目标没有完成,小目标的完成也是一种成就,不能沉浸在低估期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底线思维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构建起平稳冷静的心理状态。

关于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多措并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和谐、友爱、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规章制度是保障、队伍建设是基础、课堂教育是主要阵地、预警防控是防线、文化活动是载体。通过制度制定、队伍建设、课堂教育、危机防控、文化活动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服务,为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一是要建立心理四级体系,畅通心理信息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异常心理信息,构建了学校—系部—班级—寝室四级心理防护网络。

二是要依靠心理工作队伍,分层分类开展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心理健康队伍的建设。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构建三支不同类型、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即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学生心理健康队伍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协会、班级心理委员以及寝室长。通过朋辈指导、朋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三是要课堂联动普及知识,切实提升心理素质

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阵地,通过课堂教育向广大学生们普及心理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通过专题式的讲座,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等主题,让广大学生有选择性的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四是要三类心理辅导相结合,有效解决学生困扰

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中最为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之一。团体心理辅导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班级凝聚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加强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五是要两套预警防控机制,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防控。通过构建心理危机预警防控机制,即对特殊群体摸排和特殊时段预警机制,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危机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化解处理。

通过筛查课程挂科三门及以上学生、学期初情绪异常学生、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等方式建立特殊群体数据库,并进行跟踪。紧盯每年春季开学后25天左右、五一后25天、秋季开学后25天左右、十一后25天学生发生心理问题高发期。高危时间节点进行预警,提醒辅导员关注班级学生状态。通过预警机制,实现危机信息快速传递,有效防范极端事件发生。

六是要搭建心理活动平台,营造积极校园氛围

心理健康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心理健康形象大使”、“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素质拓展大赛”、心理健康知识微宣讲、“心灵影展”、“心理沙龙分享会”心理健康海报展等心理文化活动,以及525系列活动以这些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心理健康文化。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无法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战略思维要求心理工作者树立起目标,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端;辩证思维要求正视存在的正反面,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系统思维要求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创新思维强调的是学习运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使心理健康知识更加广泛的传播;历史思维告诉心理工作者要重视历史教训,吸取经验;法治思维强调心理工作要以法律为准绳,一切从事心理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坚守法律底线;底线思维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摆正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七大思维思想,有效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以更好促进国家未来的发展。(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雷普俊)

【责任编辑:唐华】
无障碍
返回顶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