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伊朗,不能缓解以色列多重困境
杨震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垚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学员
在遭受伊朗空袭之后,以色列很快进行了报复。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4月19日报道,当日凌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东北部卡贾瓦里斯坦地区传出爆炸声,该地区靠近伊斯法罕国际机场和伊朗空军基地。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说,伊斯法罕上空当日凌晨出现3架无人机,伊朗军方随即启动防空系统,拦截并击落这些无人机,行动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此影响,伊朗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一度暂时停飞国际航班,梅赫拉巴德、伊斯法罕、设拉子等地多处机场的航班也暂缓飞行。目前,伊朗航班限制已取消。
以色列的空袭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自伊朗为驻叙利亚大使馆遭袭对以色列本土进行反击以来,以色列就一直声称要报复。以色列这次空袭主要有三个特征:
首先,时间选择非常具有针对性。伊朗空袭以色列的时间是当地时间4月14日,时隔不到一周,以色列就进行了报复,其针对意味非常强——以色列一贯如此,吃了亏尽快报复,从不拖延。这就是一种心理战术,最大限度利用报复向对手施压,并尽可能地扩大震慑效果。此外,这一天正是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85岁生日,以色列此举不无羞辱意味。
其次,空袭目标经过了精心选择。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称,19日凌晨,伊朗伊斯法罕地区、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伊拉克巴格达地区和巴比伦省传出爆炸声。法尔斯通讯社称,在伊斯法罕机场和伊空军第8基地附近听到爆炸声。伊斯法罕省有多处伊朗核设施,包括纳坦兹铀浓缩工厂。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声称,伊斯法罕的核设施目前没有受损,但仍让人想起一件往事: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出动6架F-15和8架F-16,在没有卫星和地面导航、没有熟悉地标、没有无线电通联的情况下,密集编队飞行往返2500公里,偷袭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20公里处的核反应堆,将其彻底摧毁,并且无一损失安全返航,这就是著名的“巴比伦”行动。在对反应堆进行俯冲轰炸时,以军F-16投下的16颗炸弹中有14颗精准命中目标。短短2分钟内,反应堆的主建筑及设备均遭彻底破坏,行动还摧毁了位于地下4米的核燃料“钚”的后处理工厂。此后,伊拉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恢复核能力。尽管这次以色列并未故伎重演,但并不意味着今后不会对伊朗的核设施下手。以色列此次打击伊斯法罕的空军基地,在传递自己有能力攻击伊朗核设施信号的同时,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是不想战争升级,使真主党坐收渔人之利,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可能的升级留下余地。而伊朗较为强大的军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以军的冲动。
最后是空袭手段的选择也是意味深远。众所周知,以色列空军是中东空中力量的天花板。然而,这次以空军的主力战机,比如F-35、F-15和F-16并未出动,只是出动了小型无人机对伊朗进行了烈度较低的打击,其打击力度甚至不如伊朗对以色列的空袭。此外,以军的武器库中并不是没有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次也没有动用。这充分说明了以色列的困境——新一轮巴以冲突和红海危机已占用其绝大部分资源,实在没有实力和心力再和伊朗大打出手,但是面子文章总得做,否则内塔尼亚胡就要被愤怒的国民抛弃。而空袭本身也是对伊朗的威慑——无人机都能突破其防空火力网,遑论突防能力更强的“杰里科”弹道导弹和“黛利拉”“破坏者”巡航导弹。
尽管经过大量算计并快速实施,但是此次空袭不能丝毫缓解以色列的多重困境:
一是,因为威慑清零带来的安全困境。此次巴以冲突发生后,全世界惊讶地发现以军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强大战斗力,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积累的战略威慑几乎一夜之间清零。之后的红海危机让以色列束手无策,而4月16日伊朗空袭以色列本土,其实就是这种威慑清零的后果。尽管以色列快速进行了报复,但是并未对伊朗造成实时性损害,威慑清零的负面影响,甚至因此被放大。其他中东国家看透了以色列“纸老虎”本质,今后以色列或将面临更多袭击。
二是,新一轮巴以冲突带来的经济困境。以色列的国民经济因新一轮巴以冲突受到重大影响。作战本身就需要耗费海量资金,大量劳动力参军导致生产活动受到巨大影响。此外,战争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将持续累积。基础设施的修复、民众生活的重建,都需要大量资金,这将进一步加重政府财政负担。不仅如此,冲突升级将进一步恶化投资环境,削弱以色列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外国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撤离以色列,本土企业也会减少投资,这将直接拖累以色列的经济增长。让以色列经济雪上加霜的是,红海危机的爆发。作为中东唯一的发达国家,以色列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海运对以色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红海危机的爆发,必然对以色列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以色列今后将会面临长时间的经济萧条。
三是,以色列在国际社会形象受损带来的困境。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以色列军队的所作所为让人瞠目结舌——袭击医院、打死大量联合国工作人员、屠戮平民、故意摧毁民生设施……以军的行为,不仅违反战争法,还屡屡突破人类社会道德底线。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因此大受影响。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以军的暴行通过网络传遍全世界,尽管以色列有针对性地通过舆论战进行反扑,效果却未能达到预期。大多数中东国家将因此对以色列更加仇视,而不少域外国家对以色列的印象则因此转向负面。
中东已经迎来新一轮动荡。作为风暴的中心点,以色列面临的是一个更加风雨飘扬的局面。随着上述三大困境相互作用,这个年轻的犹太国家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未来?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