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传习录】发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2024-05-27 12:5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徐成芳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蕾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初夏五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考察。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听取了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要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丰林富水、田肥土沃之地,但最终因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导致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自然条件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能否实现永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强调,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厚植绿色家底,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有没有生态优先的意识,有没有绿色发展的理念,是能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重要先决条件。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绿水青山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日照市全长约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建成后,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度假休闲、运动健身的目的地,每年举办骑行、健步行等赛事20场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条海岸绿道集生态功能恢复、游客文化休闲、地方经济发展等多功能于一身,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湖海都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随着我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普遍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建设成就更加显著,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成熟,人民必将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也必然显著增强。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仅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党带领人民久久为功、无私奉献的行动。泰山半山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挑山工不在“快活三里”久留的故事,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顶峰则越是路险难行,就越是需要不松劲、不退却,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登攀精神。

奋斗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底色,只有奋斗才能不断增强成就感、尊严感、自豪感,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幸福。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在辛勤劳动、务实苦干、勇攀高峰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创造幸福、感受幸福与传递幸福的能力。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实干者,要在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答卷。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