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全球央行“梯队式”降息将带来哪些影响?

2024-06-18 08:2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杨子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受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以及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通胀持续走高,并迫使全球央行史无前例同步进入加息潮。但伴随着当前通胀压力缓解,全球央行呈现“梯队式”降息特征。而日前加拿大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宣布降息,标志着今年6月成为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转折点。这对于全球经济和金融虽是利好,但影响程度有限,且主要央行降息时点错位,尤其是美联储降息时点不确定还可能产生额外冲击。

全球主要央行呈现“梯队式”降息特征

伴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2023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陆续开始降息,并表现出“梯队式”降息特征。此外,与以往美联储率先降息、其他央行跟随降息的一般规律不同,本轮美联储降息时点相对靠后。

第一梯队:新兴经济体率先降息。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利率在限制性水平,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着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的双重压力,且外债负担持续加重。2023年,部分通胀率下降较快、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新兴经济体选择率先降息,如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这部分经济体降息的典型特征是连续降息、降息节奏密集。截至2024年6月中旬,巴西央行已降息7次,累计降息幅度达325个基点;阿根廷央行降息6次,累计降息幅度更是高达9300个基点;智利央行降息7次,累计降息幅度达525个基点。

第二梯队:主要发达经济体随后降息。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较为紧张、通胀率下降更为缓慢,这使得其降息时点相对滞后。2024年上半年,考虑到通胀压力缓解和经济表现疲软,部分发达经济体开始降息,如瑞士、瑞典、加拿大和欧元区等。这部分经济体降息的典型特征是态度谨慎、降息节奏平缓。截至2024年6月中旬,瑞士、瑞典、加拿大和欧元区的央行分别降息1次,且降息幅度均为25个基点。

第三梯队:美联储靠后降息。由于经济基本面强劲和核心通胀超预期粘性,市场预期的美联储降息时点不断延后。2024年6月,美联储在议息会议中声明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且点阵图显示今年内预计仅降息1次,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未来,美联储降息路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通胀持续下降或失业率意外上升,美联储将提前降息;如果通胀继续横向移动且劳动力市场维持紧张态势,美联储将延后降息。

全球主要央行“梯队式”降息的影响

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梯队式”降息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影响整体有利,但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降息幅度较小,利好程度有限,且主要央行降息时点错位,尤其是美联储降息时点不确定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产生冲击。

第一,全球流动性有望宽松,尤其是缓解新兴市场流动性压力。2022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导致发达经济体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上升,新兴市场资产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2022年和2023年,新兴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为27.6亿美元和1773.7亿美元,显著低于疫情前水平。伴随着主要央行陆续开始降息,外资流入新兴市场的速度再次提升。2024年前5个月,新兴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已达到1130.7亿美元。

第二,部分货币短期贬值压力较大,全球汇市波动加剧。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是影响全球货币汇率的关键因素。2022年以来,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指数快速上升,一度升至114.8,创下近二十年来最高值。尽管2023年7月以来,美联储停止加息,但美元指数依然处于高位震荡。2024年4月至5月期间,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强势美元甚至引发亚洲货币贬值风暴,日元、韩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等多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部分央行更是被迫采取汇率干预措施。短期内,其他货币兑美元或将继续承压,而主要央行降息时点错位及美联储降息时点不确定,可能导致全球汇市剧烈波动。

第三,全球贸易低位弱反弹。WTO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由于受持续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商品贸易下降1.2%。从主要市场需求看,欧洲、北美和亚洲进口量分别下降4.7%、2.0%和0.6%。主要经济体开始降息,有助于刺激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和进口需求,尤其是对商业周期较为敏感的行业应该会趋于稳定和反弹。WTO预计,202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2.6%,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且地缘冲突、保护主义等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显著上升,全球贸易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