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夏粮再获丰收,中国有能力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4-06-21 10:1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毕超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在中国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金黄色的麦浪正变成沉甸甸的收获。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6月18日,中国西南、黄淮海等麦收重点地区收获基本完成,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小麦机收仍在进行,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夏粮作为中国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其丰收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供应的稳定。今年夏粮,尤其是小麦的大面积丰收,不仅为后续的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更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生动实践。这展现出中国在保障粮食自给自足方面的能力与决心,也再次证明中国有能力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本质要求,就是“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夏粮丰收的背后,是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广泛普及以及各方面协同配合的成果。今年的小麦机收呈现出四大显著特点:

首先,农业科技支撑效应凸显,现代化农收机具供应充足。各地共投入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确保了小麦梯次成熟的顺利收割。在麦收高峰期,每日投入的联合收割机数量超过20万台,最高时达到25万台,小麦机收占比超过98%。此外,大量高效低损的收获机具被投入使用,其中,9—10公斤/秒大喂入量的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的主流机型,大幅提升机收效率,实现“成熟一片、收获一片”的目标,有效避免了“粮等机”现象的发生。

其次,全方位协同联动,精准服务保障强大。为了保证农机的跨区通行顺畅,各地设立了2970多条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和近3500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同时,开通了1340多个农机作业服务保障热线电话,接听了11300多次电话,及时解答政策咨询并协助解决麦收中的困难问题。气象部门定期分析天气形势,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小麦机收和农机转场提供了重要参考。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也开设5200多个农机优先优惠加油通道,并在机收高峰期间开展“送油到田”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服务保障能力。

再次,抢抓时间窗口,收获进度迅速。全国连续16天日机收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机收速度持续保持高位推进,同比常年快2—3天。黄淮海重点省份的集中机收结束时间也比常年提前5天左右。即使在局部受降雨影响的地区,也组织雨前抢收工作,做到适收快收,为后续的机播作业争取了充足的时间。

最后,机收损失率低,从田间地头开始践行粮食节约行动。在抢抓机收进度的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机收技能培训和减损比武活动,并派遣农机化技术骨干加强田间巡回指导,以提高机手的作业水平。据初步监测,已完成麦收的省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1%左右的良好水平,远低于2%的行业标准要求,有力保障夏粮小麦的颗粒归仓。

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是保障夏粮丰收的另一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包括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发放种粮补贴、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等。这些举措有效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稳定。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8亿亩以上,比上年稳中有增。经国务院批准,202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比上年价格上涨了1元,再次践行了“重农、强农、惠农、富农、兴农”的一贯政策导向。

夏粮丰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中国长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的厚积薄发。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等挑战,中国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千秋万代的战略高度确保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夏粮丰收的喜人成绩,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是对中国粮食安全战略正确性和科学有效性的又一次生动诠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唐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