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伊朗新总统的改革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伊朗新总统的改革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2024-07-08 11:3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韩建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7月5日,在经过两轮投票的艰难角逐后,伊朗改革派人物佩泽什基安出人意料地击败了强硬保守派候选人,赢得了大选并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14届总统。在保守派环伺林立的背景下,佩泽什基安的脱颖而出,反映伊朗谋求变革、摆脱困境的民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佩泽什基安的改革之路会畅通无阻。

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后,伊朗的政治光谱在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来回移动。在1989—2005年期间,伊朗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改革实践。前有拉夫桑贾尼总统以经济自由化为主线的改革,后有哈塔米总统重点推进的政治民主化改革,但这些改革的成效总体上是有限的。自2005年之后,以内贾德当选总统为标志,伊朗政治重新回归强硬保守派的轨道。

2013年,温和保守派人物鲁哈尼当选执政,试图重新推进部分改革以摆脱日益窘迫的国内外危机。但彼时恰逢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在美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最严厉的制裁之后,鲁哈尼政府遭到强硬保守派的强烈批评,也因无法完成改革计划而失去民众支持。

2021年,强硬保守派的莱希被推向前台,并主导了过去3年的伊朗政治议程。然而,莱希的意外离世迫使伊朗提前举行大选。这次仓促的大选暴露出伊朗当前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未来该何去何从?

从最后进入总统竞选的候选人名单来看,伊朗最高决策层是力保强硬保守派人物继续执政的。但民意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曲线。民众抱着在“坏”与“更坏”之间作出抉择的心态,把更多的票投给了佩泽什基安,虽然对他的竞选承诺也缺乏信心。实际上,不少民众对任何一位竞选人物都缺乏好感,只不过更不想让强硬保守派人物继续执政。这是佩泽什基安能够赢得本届选举的关键因素,但同时也预示着他执政后的道路不会平坦。

从国内方面讲,佩泽什基安的改革计划势必遭到由强硬保守派控制的实权部门的挑战。伊朗民众不信任改革派主要是因为对改革派在政府中缺乏实权的现状十分了解。当年的哈塔米总统与鲁哈尼总统,都因在执政后期失去了推进改革的条件与动力饱受民众的指摘。

佩泽什基安在竞选时提出要改善经济民生,但在现实情况下要兑现承诺相当艰难。稳定汇率与降低通货膨胀率,是当前伊朗民众最关切的大事。由于长期受到外汇短缺、国内经济疲软及外部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伊朗汇率的不稳定由来已久。这严重影响到民众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汇率不断贬值也是推高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原因,但是高通胀率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国内供应不足与需求上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除此之外,高失业率也是伊朗民生的重要问题,尤其关切到年轻人的利益。在支持佩泽什基安的群体中,年轻人与妇女发挥了主要作用。然而,解决高失业率的前提,是其国内经济的良性发展。在制裁得不到解除的背景下,伊朗经济的恢复与增长是有限的。

从对外政策来讲,佩泽什基安的主要竞选口号是要改善与西方的关系,谋求解除制裁,缓和外部发展环境。这是一个很诱人的口号,但其实现的难度不亚于推进国内改革。伊朗与美国的关系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以往改革派总统执政时期,伊朗与美国关系的确出现过短暂的缓和,但每次缓和之后都是更加严厉的制裁。即使佩泽什基安试图与西方缓和关系,其具体过程也都绕不开最高领袖、安全部门及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参与。

当前,伊朗已经累积了一系列的外交议题,如伊核问题、伊朗与中东抵抗轴心问题、制裁问题等。这些问题盘根错节、相互关联,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美伊关系的变化。但在最高领袖还能够运筹帷幄的前提下,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绕过总统直接采取行动的情况下,伊朗总统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是有限的。

虽然如此,伊朗民众依然期待,一位改革派人物的上台,能够给内忧外患的伊朗带来变革的新气象,尽管变革的预期并不那么乐观。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无障碍
返回顶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