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哈马斯领导人遇袭身亡,巴以深陷以暴制暴恶性循环中

2024-08-01 09:1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舒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7月3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遇袭身亡。哈马斯作为巴勒斯坦地区的重要政治力量,其领导人的意外离世无疑将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并可能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哈尼亚长期担任哈马斯的领导职务,是巴以之间人质交换与停火谈判进程中的关键人物。他的遇袭身亡,使原本就充满变数的和平谈判进程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难度,进一步延长了中东和平之路的曲折与坎坷。

哈尼亚遇刺事件,预计将进一步激化哈马斯的立场。当前,加沙地区的谈判已历经数月,却未见实质性进展。以色列方面持续采取“边打边谈”策略,对哈马斯施加沉重压力。就哈马斯而言,其组织架构具有多个据点、部门分散的特点,并设有自动补缺机制。因此,个别领导人的遇刺或被捕,对组织的整体运作影响有限。但短期内,领导层的变动可能会降低哈马斯签署和平协议的意愿,从而进一步加剧双方矛盾。

在此背景下,以色列的强硬态度或促使巴勒斯坦地区更多年轻人转向哈马斯,采取更为激进的反抗方式。哈马斯可能采取的报复行动及双方矛盾的持续升级,均可能为以色列延长对加沙的军事行动提供契机。以色列方面意在通过未来的军事行动,进一步摧毁加沙地区的基础设施,削弱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影响力,并在控制加沙口岸及边境地区方面赢得更多优势,以此缓解国内民众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不满情绪。另外,此次事件发生在伊朗境内,且恰逢哈尼亚出席伊朗新总统的就职典礼并会见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之后,这也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与对峙态势。

不过,此次事件并不足以导致加沙和平谈判的全面崩溃。

去年10月7日“阿克萨洪水”行动使哈马斯的军事实力遭受重创。尽管能够获得部分外部国家和组织的援助与支持,但哈马斯仍不具备与以色列进行长期军事对抗的实力。因此,即便哈尼亚遇刺事件使哈马斯的立场进一步激化,并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动数次袭击回应,但限于自身实力,哈马斯最终仍只能与以色列重启和平谈判。

从以色列的立场来看,当前该国正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其“铁杆”盟友美国虽在态度上给予支持,但对以色列的施压亦在逐渐上升,这一趋势在内塔尼亚胡访美之行遭美国社会广泛批评后尤为明显。同时,内塔尼亚胡正积极寻求与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和解,并寄希望于美国能促成中东地区的“北约”式集体防御体系,旨在联合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共同抵御来自伊朗的潜在威胁。然而,鉴于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尚未结束,巴勒斯坦问题持续动荡,阿拉伯国家在此时难以忽视巴勒斯坦问题转而推进与以色列的和解进程。这一现状无疑加剧了以色列地区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深了以色列民众的不安全感,并对以色列政府的执政合法性构成挑战。因此,在加沙军事行动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之后,以色列政府预计仍会与哈马斯进行和谈,其策略或将侧重于尽量延长和平谈判的时间,而非彻底拒绝和谈的可能性。

哈尼亚的遇刺,凸显了巴以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表明巴以之间依然深陷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之中。暴力催生更多暴力,仇恨滋养新的仇恨。即便哈马斯遭受以色列的全面而彻底地打击,只要巴勒斯坦内部仍存在依赖暴力手段反抗以色列占领的个体或团体,巴以之间的长期和平便无从谈起,和谈的基础亦将荡然无存。

此时,国际社会需正视巴勒斯坦在缺乏外部有力支持的情况下,因反抗手段有限而诉诸武力之困境。更应深刻认识到,巴以问题的核心在于巴勒斯坦人民追求民族权利的诉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回应。仅在冲突爆发后,发出停火呼吁,显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巴以问题。国际社会需展现出更为深邃的智慧与更为坚定的决心,投入更多努力,以寻求全面、公正且持久的解决方案,让巴以走出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