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2024-08-07 16:3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何颖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这些世界遗产各具特色,见证了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及其建筑作为古今中外历史建筑、城市区域的杰出代表,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抢救性、系统性和原真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一方面运用好文物保护监测体系,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高监测识别效率,进行动态化管理,尤其是要强化对散落民间的、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保护,紧盯短板弱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另一方面,针对文物本体、盗掘盗窃、火灾风险、生产活动及自然灾害等安全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措施,及时修补,快速堵塞漏洞,防微杜渐,消除隐患。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原则,运用好监测机制,紧盯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万无一失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强化技术支持与创新,运用高新科技加强文物保护利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效率。如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为文物创建数字档案;利用无损检测等技术采集文物现状信息、通过超声波透射等手段评估古建筑健康状况;运用数字修复、3D打印技术实现文物重生。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设计相结合,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打造具有文化魅力的新产品和新业态。

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支撑。因此,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打造一批具有文化保护、考古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应对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挑战。

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绚丽的色彩。中国约有5000年的文明史,是历史最久远、文明最连贯的国家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繁荣,以现代化视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时代价值,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编审:蒋新宇 唐华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