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朱垂田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方面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繁荣与物质充裕。另一方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更加注重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精神高度,从过去的“够不够”转变为现在的“好不好”。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体制机制,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动优质文化产品服务的不断涌现,更好地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道德问题。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坚持走自己的路,通过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善用文化文明力量,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扩大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