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形式主义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董珊珊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再次公开通报几起典型问题。从“借调教师占工作人员比重曾高达60%以上,有的借调时间超过20年”,到“用摊派或变相摊派的资金,举办节庆活动”,再到“要求下属企业一年参加会议80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暴露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仍然突出,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
近日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形成铁规矩、“硬杠杠”,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整治形式主义必须从源头上入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注重“显绩”,更要注重“潜绩”,以群众满意为根本评判标准,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以实际工作效果检验工作成效;完善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精简会议、文件、考核指标,减少考核频率,严禁多头考核,层层加码。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清除旧的形式主义的同时,也要坚决防止新的形式主义,解除基层干部身上的“有形负担”和“无形压力”,为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基层干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终端”和“末梢”,既是各种不必要负担的承受者,又是减负的参与者和检验者。在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中,要保持与基层互动,回应减负需求,一方面在制定减负举措和实施过程中,多听基层干部声音,尊重他们的意见,采纳好的建议,抓重点,排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减负工作。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把减负焦点对准干部的“累点”“痛点”和基层形式主义“新变种”,做到实时跟踪,实时督办,对形式主义抬头就打。整治形式主义既要坚决阻断“反弹回潮”,又要防止新的“隐性负担”出现,减去形式主义的“虚功”,增加为民服务“实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多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基层减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齐心协力,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不乱开口子,不随意增加基层的负担,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政策上形成合力,在行动上做到坚决执行,把“负”减到最低限度,把“虚”彻底清除干净。确保《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落到实处,真正减轻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