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推行延迟退休政策需注意什么?

2024-09-14 07:0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陈建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决定指出,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这是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健康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完善法律和社会治理的必要举措。推动这一议案落地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我国有效应对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少子化政策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加速的阶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5.4%。与此同时,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2023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16-59岁人口从2022年的87556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86481万人,减少了1075万人。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少子化对长期经济增长有一定负面影响。而根据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的相关研究,延迟劳动力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提升社会总体劳动参与率,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改善,许多“银发族”具备继续工作的能力和意愿。对于大多数“银发族”而言,适当的工作和社会交往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因此,继续在职场发挥作用的意愿较高。当然,其前提是工作职业、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不会对“银发族”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或者不必从事那些高度依赖体力完成的工作任务。当前,我国人口总体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岁,对“银发族”延迟退休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护理保障条件逐渐完善,能够顺利承接延迟退休带来的医疗和康养需求增加。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提高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延迟退休意味着个人在工作期间将继续缴纳养老金从而推迟领取养老金。特别是在当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阶段,这有助于直接增加养老基金的收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许多面临养老金支付压力的OECD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来增强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38个OECD国家中有23个国家的正常退休年龄将会提高。丹麦、荷兰、瑞典等国在本国居民预期寿命增长如期实现的情况下,将法定退休年龄展望到70岁甚至更高。OECD国家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引入寿命相关的调整机制、提供延迟退休的激励措施以及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和确保养老金制度的财务稳定性,确保了高度老龄化社会的老年人生活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同时,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必须完善。

许多老年工人的技能升级滞后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而由于他们的工作生涯短暂和不稳定,获得高质量工作的机会有限,所以将不得不面临延迟退休后工作机会不足的风险。对老年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担忧,往往助长“银发经济”的年龄歧视以及雇主在招聘决策中的负面态度。尽管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年龄歧视,但市场中年龄歧视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持,包括严格禁止年龄歧视和加强反年龄歧视执法,以确保老年人的合法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政府也需要适当激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允许老年人兼职工作、弹性工作和远程工作,从而促进老年人工作流动性和劳动需求。

必要的工作激励和技能培训支持体系必不可少。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其他经济激励措施,为继续工作的老年人提供税收减免或养老金补贴,以鼓励老年工人延长工作时间。考虑到老年人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结构,国家要进一步加强适应老龄化时代的终身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体系建设,以帮助老年工人更新技能,更好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发展环境。

此外,要推动社会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改造。住宅小区需要推进无障碍改造,公共设施和工作场所要增加无障碍设计,确保老年人能够方便、安全地上下班交通和开展工作。增强医疗基础设施的供给,包括老年病科、康复中心和高质量的社区医疗服务数量,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及时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通过有效推动社会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延迟退休带来的变化,是确保渐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重要环节。

总之,渐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时代已经到来。政策制定者要关注提升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参与度,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在延长老年人工作年限的同时,也需要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