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面对数千起爆炸,以色列的沉默震耳欲聋

2024-09-19 14: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李子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当地时间9月17日至18日,黎巴嫩全境发生数千起通讯设备爆炸事件,爆炸设备主要为寻呼机。多轮袭击已造成30余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遭受的最大规模袭击。如此大范围的爆炸事件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在这些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我们究竟能听到什么?

“定点清除”的升级版本

据信,本次爆炸的设备最初由黎巴嫩真主党采购,但最终使用者远不止真主党成员。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真主党内部仍以寻呼机作为主要联络工具,这在许多人看来难以置信。真主党之所以依赖这种落后的通讯工具,是为了避免以色列通过智能设备远程定位其成员。

此前,以色列曾通过手机定位对真主党成员实施“定点清除”,此类行动在中东地缘冲突中广泛存在,并被一定程度上接受,是因为其可对平民的波及降至最低。然而本次寻呼机批量爆炸袭击,显然超过了一般意义上“定点清除”的范畴。

据外媒报道,死伤人员中包括不少青少年和老人。黎巴嫩政府和当地医疗机构的统计显示,伤亡人员中大多数与真主党或黎巴嫩其他军政组织并无直接联系。此次袭击显然不是针对特定目标,而是一次无差别攻击,影响范围广泛,实施者无法确定目标设备的持有者、位置及周围环境。这使其成为一种针对社会普遍群体的无差别袭击。正如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所言,“这违反了国际人权法,并在适用范围内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

袭击手段令人警醒

从当前媒体披露的信息看,本次爆炸并非由寻呼机电池自发引爆,极可能是设备被预先置入高爆炸性物质。爆炸物在何时被置入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本次袭击暴露出的网络安全乃至供应链安全问题,已经给国际社会敲响警钟。从袭击结果看,相当于数千枚微型炸弹同时在黎巴嫩全国范围内被引爆,本次袭击开启的恶劣先例及其长远影响甚至比袭击本身更加严重,推高了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风险,是典型的袭击手法恐怖主义化转向,也给未来其他军政组织效仿类似做法埋下祸根。

事发后,真主党方表示,该次事件是真主党与以色列近一年的冲突中遭遇的“最大安全漏洞”,并誓言进行报复。黎巴嫩政府方面也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强调这是“严重侵犯黎巴嫩主权,构成犯罪”。黎巴嫩外交部称准备针对爆炸事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诉讼。黎巴嫩显然认为,一系列爆炸事件不仅是对真主党的袭击,也是对黎巴嫩全社会的严重侵犯。

与此相对,面对数千起爆炸事件,以色列方面至今保持沉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所有政府成员不得对此事发表任何言论。以色列“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态度,与其以往依靠情报部门发起袭击后的立场一致。可以说,黎巴嫩寻呼机的爆炸声和以色列的沉默一样震耳欲聋。

以色列此举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对真主党进行打击和威慑,且目标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特定人群;二是打乱真主党的既定军事计划,使以黎边境对峙局势向更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发展;三是为以色列近期对真主党可能发起的“反攻行动”作铺垫。

袭击加剧地区局势紧张

今年6月以来,以色列同真主党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双方在边境地区不断加强兵力和武器部署。7月30日,以色列越境打击了真主党总部所在地,造成真主党军事领导人舒库尔身亡,这一事件将双方的紧张关系推至新高峰。8月25日,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及腹地发射320余枚火箭弹,并展开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一度引发外界对黎以爆发全面战争的担忧。

以色列长期将黎巴嫩真主党视为其周边最严重、最现实的安全威胁之一,真主党也始终以武装对抗以色列为其最主要的任务目标。双方近期的紧张对峙,是由本轮加沙冲突的骤然升级而引发。客观来说,本轮加沙冲突并非一场传统战争,而是在力量极不匹配的多方间展开。随着战事的进一步延宕,特别是在本次对黎巴嫩社会的非定向、普遍性袭击的消极影响下,当前巴以冲突将加速向非传统安全危机方向转变。

可以预见,此类袭击事件将使沙姆地区内部的仇恨情绪进一步发酵,各类极端或恐怖主义袭击或将更频繁地发生,地区局势会更趋紧张,冲突平息的难度也会增加。以色列所期望的“安全”前景更加难以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回归政治解决的道路也将更加坎坷。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