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黎晓晖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文章指出,“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新征程上,我们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就是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绝非轻而易举能够实现。必然会遇到各种可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为此,我们要继续充分利用改革这一关键举措,激发新时代改革的强劲动能,以改革促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要锚定目标,紧扣主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上用实劲。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敢于啃硬骨头,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效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也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实践者,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将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在改革设计中充分吸收社会诉求、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从民意中寻求改革的“密码”,从“急难愁盼”中找到改革的发力点,凝聚强大的改革合力。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重点办好民生实事,又要关注民生的“关键小事”,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各种拦路虎和绊脚石。因此,深化改革决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照搬照套,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避免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和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更宽大的胸襟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进一步推进改革。要善于识变、不断求变、果断应变,突破禁区、冲破禁锢、打破常规,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势蓄势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