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夯实农业基础,书写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4-10-10 16:2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张浩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近日,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在“三农”战线上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不懈地夯实农业基础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之举。

要加快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广家庭农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分散的土地和农户组织起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推进农业机械化、数字化。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旅游业、加工业等特色产业,大力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增强各类主体的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富能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要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为强引擎,让农民用最先进的技术种出最优质的粮食。一方面要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田网、渠网、路网、电网等配套,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排灌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摆脱“靠天吃饭”的自然风险。另一方面要为粮食装上“芯片”,加快特色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推广,让种粮户用上最好的种子,依靠最好的技术生产优质粮食,把当家品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纵深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提升种粮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让种粮户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收益。

“输血”与“造血”并举,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监测识别效率,进行动态化管理,紧盯监测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做好兜底保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土特产”,帮助脱贫户种植“摇钱树”,通过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渠道,以产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好就业”“就好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在希望的田野上接续奋斗,唱响振兴曲,创造一个又一个丰收年景,书写共同富裕的“新答卷”。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