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巧用“减法”,为基层减负提质增效

2024-10-23 16: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张许艾 中共昆明市呈贡区委党史研究室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和人民的连心桥,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所在。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基层减负要坚持运用纪检监察的监督力量,巧用“减法”,推动工作质效提升。

开展常态靶向监督,基层减负要减“袱”。卸包袱才能迈大步,留空间才能长个子,转变思想才能从源头上整治形式主义。结合基层干部压力大、负担重特点,减轻基层干部的思想包袱,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离不开严管和厚爱结合、监督和激励并重。我们既要将靶向监督贯穿于整治形式主义工作的各个环节,细化责任到人,利用近年曝光的典型案例警醒机关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避免“下基层”成为“吓基层”;又要结合“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思路,适当放权放手,提升基层自主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聚焦整合权责关系,基层减负要减“缚”。结合基层“责多权小”特点,充分整合权责关系,厘清权责界线。聚焦基层公权力运行,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积极探索基层公权力规范运行的制度化方案,建立“基层公权力清单”,为基层事务处理制定流程标准,明确权力运行的范围,既成为办事的“路线图”,也成为监管的“明细表”。聚焦基层问责机制,通过周密的制度设计、严格的程序审批和规范的问责流程,保证执纪问责常态化长效化,尽量避免基层“责任超载”、权责不对等导致基层干部被追责问题发生,松开束缚基层干部积极主动投入工作的“捆绳”。

持续优化智能管理,基层减负要减“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结合基层工作错综复杂特点,减负要加强智能管理,下好整合功夫,要把好用的、管用的政务应用程序用起来,发挥数字赋能优势,将“群众跑腿”转化为“数据跑腿”,提高基层智能管理效能。简化和优化操作流程,不仅要把填报多头表格的负担减下来,还要将填报数据的准确度提上去,更好将数字技术转化为基层干部的好助手。既要让基层干部从重复性高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又要保证复杂性强的任务足额保质完成,真正做到以“减”促“变”,让基层减负减到实处、实质转变。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