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强有力的政策表态为市场注入强有力的信心
张一 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首要议程是“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为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基本明确了2025年宏观政策的基调和经济工作的重点。
首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成为明年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在此基础上,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是自2010年以来,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最为积极的表述。尤其是“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意味着除了常规财政货币政策以外,还会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调整。在货币政策方面,如果降息降准等常规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那就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采取包括“中国式量宽”在内的强力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除政府支出发力外,包括各类政府基金、大型央企国企也可以通过逆周期投资方式加大对经济的对冲力度。可以说,此次会议强有力的政策表态为市场注入强有力的信心。
其次,会议抓住了内需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当前,中国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包括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更是取得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显著。经济的核心问题还是需求不足,尤其是在2025年的外部环境恶化、外需有可能进一步调整的背景下,会议把“消费和投资”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抓住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只有内需得到提振,价格才能真正企稳回升,从而实现内生增长,扭转悲观预期。
第三,政策长短结合,并未忽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超常规的量化宽松之后,都会造成政府部门债务高企的局面,进而引发脉冲式恶性通胀,宽松的货币政策总会面临两难选择。因此,在总体宽松的政策基调下,会议也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等需要破解的长期性发展难题,防范在短期经济稳定后对经济刺激的依赖。既着眼当下也放眼长远,实现经济长期繁荣,才有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会议指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意味着经济增长目标并未改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十四五”规划在GDP增长方面并未提出明确要求。但要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那么“十四五”时期的年均GDP增速要保持在4.83%以上。即便2024年能够实现5%的既定目标,2020年至2024年的经济增速仍然在4.76%左右,低于目标增速,因此,仍有必要对2025年经济增速设定5%左右的目标。会议提出,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并不意味着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速。必要的经济增速也是凝聚力量、增强发展信心的重要手段。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有能力保持更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只要预期能够得到改善,中国经济一定能够保持强大韧性、释放巨大潜力。
编审:郭泽涵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