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确定性从未改变
时值年末,又到了国内外各大投资机构年度总结、展望来年各国经济政策的时间点。不无意外地,习惯于唱空中国经济的个别西方媒体,继续悲观看待中国发展。然而,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的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显然,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确定性从未改变。
对中国经济发展持悲观看法的人,如果不是为了迎合互联网蹭热度,那就是对中国经济缺乏全面客观的认知、缺少深入实践的调研。首先,中国政府的降本增效早就已经悄然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一直把降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点工作,通过整合各色地方投融资平台,把隐形债务显性化、分门别类进行可持续管理规划。对区域经济的“化债成效”,早就成为各级政府官员的重要关注点。到2024年,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经基本摸清,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特别国债发行等手段置换存量地方债务,“控制总规模、降低利息成本”等工作已经进行数年,这就是为什么自2024年下半年起地方政府逐渐有了更多增量财力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模式升级:从改革开放初期税收土地减免等简单招商引资模式,向资本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转变。地方政府逐渐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始更加注重现代金融工具的使用,也就是从项目思维向链式思维转变,从争取招引一个个项目,到尽量构建一个个生态。这代表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区域间的竞争,不再是房地产背景下的“土地财政”经营城市,而是基于全球现代产业链分工的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通过本地高效率的发明成果转化吸引科学家创业带动产业生态,进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就明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经济的活力也深植于地方经济的差异化,而2025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更大舞台,无疑给了这种差异化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创新出口、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就在国外深入人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得到共建国家的积极支持,中国企业也从最初为共建国家架桥修路的试点工程,逐步发展到在更加全面的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的投资领域深耕。
近几年,中国外贸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一直是中国经济确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继续长期保持国际比较竞争力,中国经济将持续化解存量债务,为国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国际化、高科技、现代管理等复合型人才,新一轮青春、智慧和勤奋的国际大挑战依然可期。
同样可期的,还有2025年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方面,随着我国财政政策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持续化解,2025年地方政府在可用财力上会明显好于2024年,这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无疑是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对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观念的逐渐调整,中国持续审慎的货币政策也在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进而会释放更多流动性、促进经济体内货币杠杆率水平稳中有升,这对于提升国内消费意愿、稳定股票市场价格都将起到显著作用。
一个投资者结构稳定、优胜劣汰机制清晰、对科技创新估值合理且适度溢价的股票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顺利转型的重要保障。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中国科创型企业不得不“远渡重洋”去美国上市融资,那么随着中国民间财富的积累,我国已经从一个资本短缺型经济体转变为资本充足、甚至是资本冗余型的经济体。如何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让宝贵的资金资本流向那些发明成果转化项目、流向那些科学家创业者,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时代挑战,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路径。(作者是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