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问答丨为何要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周跃辉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研究员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
那么,如何理解这一重大判断呢?
首先,这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必须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完善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制度和政策,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现代化事业不会错失机遇、不会被打断进程,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其次,这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过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统计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34.9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要看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供给体系质量还不高、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大、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等。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改变全球产业面貌和分工格局。
事实上,如果创新驱动、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方式不能尽快形成,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累积,就可能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因此,中国必须一以贯之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持续顺利推进。
最后,这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也要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中国必须一以贯之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实质性的进展。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