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美国“穿梭外交”难解俄乌困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美国“穿梭外交”难解俄乌困局

2025-03-27 13:1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李莹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

3月23日至25日,美国与俄乌两国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展“穿梭外交”。俄乌双方代表在此期间并未直接会面,而是通过美国进行间接接触。

会后,各方就确保黑海航行安全、暂停打击能源基础设施、同意第三方就落实相关协议开展斡旋等问题达成共识。白宫发布的两份文件显示,美国将帮助恢复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的国际市场准入,并致力于推动俄乌双方进行战俘交换、释放被扣押平民等。美俄双方还同意继续努力推动实现持久和平。

从美俄派出的代表团成员来看,此轮磋商谈判层级不高,重在探讨技术性问题,旨在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成果。其中,美方代表团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主任安德鲁•皮克和国务院资深官员迈克尔•安顿牵头。俄方将此次会谈定性为“专家级磋商”,由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和俄联邦安全局局长顾问谢尔盖•别谢达带队参加。卡拉辛外交经验丰富,此前为促成《明斯克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别谢达是对乌强硬派,曾主张对乌克兰全面开战。这一组合显示了俄高层在与美方周旋时的深思熟虑。相比之下,乌方派出了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和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帕维尔•帕利扎等官员,彰显其重视程度更高。

谈判开始前,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表示,俄乌有可能在“几周内”实现全面停火。俄方积极回应美方伸出的和谈“橄榄枝”,但也有意拖慢美国步伐。在黑海停火倡议的实施、能源基础设施停火范围等问题上,俄方设置了一些限制条件。

一方面,俄方提出了关于黑海倡议的附加条件。俄方声明指出,黑海停火的实施将在一定条件下生效,包括取消对俄罗斯农业银行和其他相关金融机构的制裁;取消对俄贸易投资行为的限制;取消对俄粮食、化肥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制裁;取消针对从事粮食和肥料贸易的俄罗斯船只开展港口服务的限制及制裁;取消向俄罗斯供应农业机械和其他与粮食、肥料生产相关产品的限制等。俄方还指出,支持以各方可接受的方式恢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但俄方要求美国提供明确保证,以监督协议的实施。

另一方面,俄方提出了实施能源基础设施停火的目标清单。美乌与俄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停火范围的界定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国的提法是一般能源和基础设施,而俄方表示,停火的目标范围仅包括炼油厂、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及储存设施、发电和输电基础设施、核电站、水力发电大坝等能源基础设施。这意味着铁路、公路、隧道、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都不在停火范围内。与特朗普最初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倡议相比,俄方的停火“一再缩水”。

值得肯定的是,此轮磋商在避免黑海进一步军事化、实现局部停火等方面取得有限成果,为增进各方互信、巩固谈判积极势头奠定了基础。但这只是迈向和平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距离达成最终停火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谈判桌之外,俄乌之间的激烈对抗仍在持续。俄罗斯强势收复库尔斯克州,并将战线进一步推向乌克兰苏梅州,以期在边境地区建立“缓冲区”。乌克兰自3月18日起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西北部发动局部进攻,希望在不利形势下再次突破俄罗斯边境防御线。与此同时,俄乌双方在领土、安全保障等问题上分歧巨大,立场难以调和。乌克兰坚持领土归属问题不容妥协,并反对由联合国牵头部署维和部队。俄罗斯则不会放弃已占有的土地,同时明确反对北约或欧洲向乌克兰派驻维和部队。

美俄的目标也存在严重错位。特朗普表示,希望在4月20日之前实现全面停火。美方已基本明确了从局部停火到全面停火的路线图:先实现能源设施停火和黑海地区停火,再冻结前线冲突,进而签署停火协议。而俄罗斯则将缓和美俄关系视为优先事项,认为与实现停火相比,推动美俄关系正常化是更为重要的议程。而且,俄方坚持一贯立场,希望在后续的协议中能够明确纳入乌克兰“中立化”和“非军事化”等长期战略目标,而非简单地达成停火协议。

美俄乌三方下一步很可能将围绕重启黑海粮食外运协议、战俘交换等议题继续展开谈判。但考虑到各方核心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调和,实现全面停火的前景仍不明朗。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