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下台,韩国对外政策何去何从?
王森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尹锡悦弹劾案。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根据法律,韩国须在60日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
自3月最后一周以来,韩国进入了所谓“超级政治周”,先后有被停职的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弹劾案、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判决结果出炉。最终,两者均顺利过关。舆论猜测,韩国司法体系可能出于稳定国内局势的考量,做出对保守和进步两派力量均有利的裁决结果,因此,也将让尹锡悦涉险过关。然而,韩国宪法法院却以8:0的投票结果,一致同意罢免了尹锡悦。
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总统选举将是韩国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而韩国社会撕裂和政治对立是否能在尹锡悦下台、新总统当选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缓解仍是未知数。除了国内政治生活的动荡变化外,无论哪派力量上台执政,韩国对外政策都可能出现一些调整,包括对中国和朝鲜的态度,由此也会影响东北亚局势。
文在寅政府时期, 韩国大部分时间奉行的是“战略模糊”政策,努力在中美等大国之间保持平衡,避免选边站队。而尹锡悦就任后, 将“打造韩美全面同盟”作为优先目标,强化对朝施压,改善对日关系和推进韩美日合作,尤其将构筑坚固的韩美同盟作为“韩国外交的中心轴”。在对华关系方面,尹锡悦打着“相互尊重”的旗号,实际上推行的是“对华不尊重”政策,采用的是紧跟美西方价值观外交的路线,其“亲美疏华”政策加剧了中韩关系紧张局面,导致中韩关系一度陷入“政治不信——安全互疑——民意对立”的恶性循环。
在半岛问题上,尹锡悦一上台就切断韩朝经济联系,抛弃“阳光政策”,大规模升级军事演习,朝鲜针锋相对地进行强烈回击,朝韩关系倒退回“冷战时代”。文在寅批评尹锡悦政府“只主张以实力求和平,放弃对话,强调通过吸收实现统一,使得半岛局势变得更加恶化”。他警告称,朝鲜半岛正处于自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以来“最危险的状态”。
2024年年初以来,随着与朝鲜对立加剧以及与中国、俄罗斯关系恶化的负面后果进一步显现,韩国国内对于周边外交的反思不断升温。4月,韩国国会选举中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大败,“朝小野大”局面增大了尹锡悦的执政压力。韩方采取一系列举措缓和对外关系紧张局面。从韩国外长赵兑烈访华,到李强总理赴首尔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韩关系出现触底回升势头。
但是,韩方去年对华态度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尹锡悦政府外交政策的彻底转向,其很大程度上是缓解内外压力的权宜之计。韩国外交在尹锡悦时期大转向,一方面是韩保守派执政理念的长期惯性,而且即便是保守力量也认为尹锡悦过于激进,不符合主流保守力量在发展和稳定中韩关系方面的一贯理念;另一方面也与国际大气候相关,特别是美国拜登政府执政后调整盟友关系,加大拉拢盟友围堵中国的力度,而尹锡悦政府在回应美方战略企图方面表现得尤为积极。如今,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地区关系可能重启。
中韩是近邻且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符合东北亚地区利益。尹锡悦被罢免为新一届韩国政府调整内外政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空间。韩国若要真正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半岛和平稳定,就需强化战略自主,摆脱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考虑中韩关系和半岛局势的单一思维。当然,韩国亟待解决的仍是国内政治分化和社会矛盾激化这一现实困境。未来,韩国对外政策能调整到何种程度还有待观察。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