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习近平主席第四次访越:中越关系为何如此特殊?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观点中国>

习近平主席第四次访越:中越关系为何如此特殊?

2025-04-15 02:1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李建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4月14日,在中越建交7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对越南的访问之旅。同日,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志同道合携手前行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的署名文章。文章不仅高度评价了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重温了中越“同志加兄弟”历史情谊,更希冀中越关系能够在百年变局中,成为周边国家命运与共的实践样本,书写全球南方崛起的历史备忘录。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自古人文交流密切,在民族解放历史进程中建立了理念相通的志向和情同手足的情谊。为了赓续老一辈革命家缔造和培育的中越友谊,2015年习近平首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双重身份访问越南,为中越关系掌舵定向。2017年习近平将越南作为十九大后首个出访的国家,向世界发出了推进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明确信号。2023年底,习近平再次访越,提出“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为中越关系迈上新台阶指明了方向。

自习近平上一次访越以来,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得到全面落实,中越高层来往更加密切,各级各部门互访和接触更加频繁,热切寻求治国理政互鉴、发展对接合作。中国连续21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对越投资逐步攀升,两国政府共建“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框架对接进一步深化,民间交流和地方合作也更加活跃。可以说,两国互利合作、共促发展的新态势已经成型。

此次越南之行是习近平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第四次访越,成为“历史上访越次数最多的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体现了中方对发展同越南关系的高度重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美西方制度失灵态势显露,经济衰退、局部热点冲突等诸多风险叠加,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则得到进一步彰显。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探索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的方略。越共自革新开放以来提出了越南版“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致力于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现代化发达国家。当前在越共总书记苏林的领导下,越共正开启迈向“民族发展新纪元”的冲刺阶段。

近期,美国政府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越南在内的全球重要贸易伙伴征收额外高额的所谓“对等关税”,引起国际社会强烈不满,严重冲击了国际经贸秩序。此次出访,中方也将与越南等周边国家密切多边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中越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其动能将进一步拓展至地区乃至全球范围,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因此,中越关系的特殊性远远超越了西方视角下大国地缘竞争的范畴。正如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所提到的:“我们要全面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责任编辑:赵超】
返回顶部